哥倫比亞瑞士水處理低咖啡因

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二大的咖啡出口國,主要出品阿拉比卡咖啡,並以水洗處理法為主,風味品質優異、平衡,位於在南美洲的西北角,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港港口,從南到北由安地斯山脈貫穿,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海拔1200-2000公尺。由於緯度橫跨,一年有兩個採收季節,主要產季為10月到1月,次要產季為 4月到7月,商業用豆產區MAM分別是梅德琳Medillin(Antioquia)、亞美尼亞Armenia、馬尼薩萊斯Manizales(Caldas)在右側的安達斯山脈,精品豆產區位於哥倫比亞的南邊主要為考卡Cauca、薇拉Huila、多利馬Tolima和那玲瓏 NARIño.哥倫比亞咖啡以顆粒大小分級, Excelso為16目-14目。

瑞士水處理法﹝The Swiss Water or Water-Only Process﹞:使用商業化開發的高效率處理方式,共有兩大步驟。第一步就是在咖啡生豆的狀態下,將其倒入熱水之中,此時熱水會移除咖啡生豆內所有的風味因子,包括”咖啡因”在內,將這一批起始的咖啡生豆丟棄不用。之後將負載有所有風味因子的熱水,以活性碳濾器過濾掉咖啡因,剩餘的就是滿載純粹風味因子的熱水,這種熱水在瑞士水處理法中被稱為“風味滿載水﹝Flavor-charged Water﹞”,這種水含有飽和的咖啡生豆風味因子,獨缺咖啡因,接下來就是去咖啡因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媒介。 

新一批次的咖啡生豆浸泡在飽含風味因子、無咖啡因的風味滿載水之中,會釋放出咖啡生豆中的咖啡因,但卻不會釋放風味因子。如此,咖啡生豆原本應有的風味就不會受到太多減損。顯然地,風味滿載水中的風味因子早已接近飽和,因此無法再溶出更多的風味因子,不過卻仍有非常多的空間可以溶出咖啡因。

低咖啡因的處理方法大致上可分成三種

溶劑萃取法:
咖啡豆先經過軟化處理,再以高溫、高壓蒸氣加熱使豆表膨脹、增加接觸面積,之後倒入二氯甲烷溶劑,讓豆子與溶劑接觸萃取出咖啡因。不過,二氯甲烷為疑似致癌物,且對環境有危害,台灣目前禁止二氯甲烷用於食品加工。
瑞士水處理法:
咖啡豆先泡入溫水,待咖啡因與其他成分溶入水中後,以活性碳過濾精華液的咖啡因,接著再將不含咖啡因的精華液引入先前的咖啡豆中,讓咖啡豆重新吸收流失的成分。
二氧化碳高壓萃取法:
烘焙咖啡豆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CO2),此時將二氧化碳經高壓處理成為液態後,再倒入處理過的咖啡豆便可去除咖啡因,接著將壓力釋放使二氧化碳轉化為氣體揮發。此方式去除咖啡因可保留較多咖啡豆原有風味,但因需要特殊的高壓環境才能完成,需鉅額投資設備,而此方式在台灣較少見。

口感分析

烤榛果、堅果、香米飯、巧克力、焦糖甜感、酸度較柔順、body滑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