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咖啡 拿鐵 濃縮咖啡 冷萃咖啡 烘焙度 阿拉比卡 羅布斯塔 Americano Latte Espresso Cold Brew Roast Degree Arabica Robusta

上班時想提神美式跟拿鐵哪個比較好呢?

常常上班上到一半想神提嗎?

通常來一杯咖啡是個最好的選擇,但是喝完後卻還是很想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Latte拿鐵咖啡是中和咖啡苦味的最佳選擇,牛奶可以隔絕義式濃縮中令人不悅的苦味,同時也可以讓咖啡變得更加醇厚順口。

上班到一半感到疲倦來杯喝咖啡,喝完咖啡後仍感到困倦,會有的原因:如果你是經常喝咖啡的人,你的身體已經對咖啡因產生了耐受性,導致它的提神效果不如以前。而咖啡因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在30分鐘到2小時之間達到高峰,然後逐漸減退,如果你喝咖啡的時間離你感到困倦的時間比較遠,那麼咖啡因的效果已經減弱。

每個人對咖啡因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對咖啡因的反應較慢,或對它的提神效果不敏感。如果你晚上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或睡眠品質不好,喝咖啡只能短暫提神,但不能完全消除疲勞。而空腹喝咖啡會導致血糖波動,影響能量水平,建議適當進食能維持更穩定的能量供應。

如果你發現喝Latte仍然無法提神,需要考慮調整喝咖啡的時間、量或改善睡眠和飲食習慣。至於Latte拿鐵,它是中和咖啡苦味的好選擇,因為牛奶含有乳糖,能增加咖啡的甜味,減少苦味。牛奶的油脂和蛋白質能使咖啡變得更醇厚順口,增加口感的豐富性,牛奶可以減少咖啡的酸度和苦味,使其更容易被接受,特別是對於那些對咖啡苦味敏感的人。

美式咖啡與拿鐵的差異

美式咖啡(Americano)與拿鐵(Latte)有著明顯的差異,美式咖啡則是品味咖啡的原始味,它與拿鐵的差異是美式結合了咖的香、甘、醇、酸、苦,五種味覺感知,品嚐起來會感覺較苦些。主要由濃縮咖啡和熱水混合而成,展現了咖啡的香、甘、醇、酸、苦五種味覺感知。相較之下,美式咖啡由於沒有添加牛奶,因此味道會更苦、更濃鬱,能夠更好地品味咖啡本身的風味,而拿鐵則是將濃縮咖啡與大量蒸氣牛奶混合,並在頂部加入一層薄薄的奶泡,使其口感更加順滑、柔和,並且帶有牛奶的甜味,減少了咖啡的苦味。

美式咖啡 拿鐵 濃縮咖啡 冷萃咖啡 烘焙度 阿拉比卡 羅布斯塔 Americano Latte Espresso Cold Brew Roast Degree Arabica Robusta

所以咖啡越濃就會愈提神嗎?

一般人對咖啡因的說法,也提到黑咖啡時,普遍認知越濃的咖啡,裡面的咖啡因的成分越高,醒腦的效果也會更好,其實「濃度」不是重點,沖泡方式才是關鍵。深度烘焙也被誤會一定有超多咖啡因,但是咖啡因的多寡,其實與豆子的烘焙度並無關聯。

濃度與咖啡因含量:
.濃度通常指的是咖啡的風味強度或苦味,而不是咖啡因的含量。
.一杯濃縮咖啡(Espresso)雖然味道濃烈,但因為份量少,總咖啡因含量比一杯滴濾咖啡少。

沖泡方式:
.濾泡法(Pour-Over):水與咖啡接觸時間較長,咖啡因萃取較充分。

.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長時間的浸泡也會導致較高的咖啡因含量。

.冷萃咖啡(Cold Brew):長時間浸泡會有較高的咖啡因含量。
咖啡豆種類:
.羅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咖啡因含量較高,約為1.7-2.7%。

.阿拉比卡咖啡豆(Arabica):咖啡因含量較低,約為0.8-1.4%。

烘焙度:
.烘焙度對咖啡的風味有顯著影響,但對咖啡因含量影響不大。

.深烘焙的咖啡豆可能因為烘焙時間長而略微減少了咖啡因,但總體影響不顯著。

咖啡的提神效果主要取決於咖啡因的含量,而非咖啡的濃度。咖啡因的多寡與咖啡豆的種類和沖泡方式密切相關,而與豆子的烘焙度關聯不大。因此,選擇適合的咖啡豆和沖泡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咖啡因的攝取量和達到預期的提神效果。

美式咖啡 拿鐵 濃縮咖啡 冷萃咖啡 烘焙度 阿拉比卡 羅布斯塔 Americano Latte Espresso Cold Brew Roast Degree Arabica Robusta

咖啡因濃度的誤解?

咖啡因濃度常被誤解,了解這些誤解有助於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咖啡種類和沖煮方式。如果你有特定的健康需求或對咖啡因的敏感度較高,建議仔細選擇咖啡豆種類和沖煮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誤解及其解釋:

實際上咖啡因含量主要取決於咖啡豆的種類和沖煮方式,而非烘焙程度,深烘焙的咖啡豆因為烘焙時間較長,咖啡因含量略低於淺烘焙豆,雖然烘焙程度對咖啡風味有顯著影響,但對咖啡因含量的影響相對較小。

濃縮咖啡在每單位體積(每盎司)的咖啡因含量上較高,但由於濃縮咖啡的量較小,每1盎司(約30毫升)濃縮咖啡含有約63毫克的咖啡因。所以一杯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比一杯滴濾咖啡少,一杯滴漏咖啡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因為體積較大,每8盎司(約240毫升)滴濾咖啡含有約95毫克的咖啡因。

無咖啡因咖啡並非完全不含咖啡因,只是大部分咖啡因被去除了,經過處理後去除了至少97%的咖啡因的咖啡,無咖啡因咖啡仍然會含有微量的咖啡因,每8盎司(約240毫升)無咖啡因咖啡含有2到5毫克的咖啡因。對於希望降低咖啡因攝取量的人來說,無咖啡因咖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對咖啡因非常敏感的人來說,仍需注意其微量的咖啡因含量。

冷萃咖啡使用較多粗磨的咖啡粉,冷萃咖啡的高咖啡因含量主要是使用的咖啡粉量和長時間的浸泡,每8盎司(約240毫升)的冷萃咖啡可以含有大約100到200毫克的咖啡因,導致咖啡因含量比一般熱沖咖啡高,具體的咖啡因含量仍會根據沖煮比例和時間有所變化,使得冷萃咖啡成為濃縮且咖啡因含量較高的咖啡。

羅布斯塔豆的咖啡因含量約為1.7-2.7%比阿拉比卡豆咖啡因含量約為0.8-1.4%,高兩倍左右,羅布斯塔咖啡豆不僅含有更高的咖啡因,還具有更強的苦味和更低的酸度。因此,使用相同量的羅布斯塔咖啡豆會比阿拉比卡豆含有更多的咖啡因。

各式沖泡法決定咖啡萃取的因素

其實萃取的方式才是決定咖啡因的多寡,又分成義式咖啡、虹吸壺、法式濾壓壺、手沖咖啡。不同的沖泡方法、粉水比例、水溫、研磨度和沖煮時間都會影響咖啡因的萃取量。以上的沖泡方式,可溶解更多的咖啡因,帶來更好的提神效果,不過重烘焙的生豆不適合長時間的泡法,會導致咖啡過苦。以下是對不同沖泡方法的咖啡因萃取說明:

義式咖啡(Espresso)

.水粉比例:為1:2到1:2.5。
.水溫:約90-96°C。
.研磨:極細。
.沖煮時間:20-30秒。
.特點:短時間內高壓萃取,咖啡因含量相對集中。

虹吸壺(Siphon)

.水粉比例:為1:15到1:17。
.水溫:約88-92°C。
.研磨:中細。
.沖煮時間:約2-3分鐘。
.特點:利用蒸氣壓力和真空萃取,風味豐富且咖啡因含量適中。

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

.水粉比例:為1:15到1:17。
.水溫:約93-96°C。
.研磨:粗。
.沖煮時間:4分鐘或更長。
.特點:長時間浸泡萃取,咖啡因含量較高。

手沖咖啡(Pour-Over)

.水粉比例:為1:15到1:17。
.水溫:約90-96°C。
.研磨:中至中細。
.沖煮時間:3-4分鐘。
.特點:水粉比接觸的時間更長,先要悶徵再經過不同注水法的洗禮,咖啡因含量高。

完美提神公式粉水比例

.粉水比例:較高的粉水比例(如1:15到1:17)能保證充分萃取。
.水溫:90°C以上的高溫可以有效萃取出更多的咖啡因和風味物質。
.研磨度:細研磨的咖啡粉有更大的表面積,有助於更快、更完全地萃取咖啡因。
.沖煮時間:較長的沖煮時間可以讓更多的咖啡因溶解到水中。

美式咖啡 拿鐵 濃縮咖啡 冷萃咖啡 烘焙度 阿拉比卡 羅布斯塔 Americano Latte Espresso Cold Brew Roast Degree Arabica Robusta

其他影響咖啡因成分的因素

其實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成分,包含咖啡豆的品種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布斯塔(Robusta),高海拔地區生長的咖啡豆成熟較慢,風味更豐富,但咖啡因含量較低。低海拔地區生長的咖啡豆成熟較快,咖啡因含量較高。而火山土壤富含礦物質,對咖啡豆的風味有顯著影響,但對咖啡因含量的影響較小。特定地區的小氣候(如降雨量、溫度波動)會影響咖啡豆的化學成分,包括咖啡因。

有機種植的咖啡樹會因為避免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使用,而影響咖啡豆的成分,遮陰種植可以減少陽光直射,使咖啡豆生長更慢影響咖啡因。咖啡櫻桃在陽光下自然乾燥,這種處理方法會影響咖啡豆的成分和風味,使用水洗去除咖啡櫻桃外皮和果肉,這種方法使咖啡豆風味更為清爽,但對咖啡因含量的影響不大。

那超濃厚的義式咖啡提神效果一定很好吧?

義式咖啡是使用機器,經高壓的方式萃取而成,其實義式與拿鐵所用的咖啡液都一樣,差別只是在於加了多少水與牛奶,所以提神效果基本上是一樣的,不會因為覺得拿鐵比較溫和就比較不醒腦。
很多人認為拿鐵味道較溫和,因此提神效果不如義式咖啡。

但實際上,提神效果主要取決於咖啡因的攝取量,而非咖啡的味道,即使味道溫和,拿鐵的咖啡因含量仍然足以提供同樣的提神效果。牛奶並不會減少咖啡因的含量,只是稀釋了咖啡的濃度。因此,如果你需要提神,一杯拿鐵與一杯義式咖啡的效果是相同的,前提是它們含有相同量的義式咖啡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