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苦”這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地根植在大部分人對咖啡的印像中,但其實好咖啡具有自然的甜味,在杯測師的評測表裡,“甜度”就是評量標準之一。那些咖啡愛好者時常說的“咖啡甜”到底是不是自我催眠?其實不是。咖啡甜的秘密在於香氣,而不是因為咖啡本身含有大量的糖。下面我將以番茄的研究範例對此進行稍加說明。實驗員分析了甲乙兩款不同品種的番茄的化學物質,發現甲品種的蔗糖含量高於乙品種,但志願者們的測試報告卻反映乙品種比較甜。實驗發現,乙品種含糖量雖然沒有甲品種高,但其香氣揮發物的數量卻高於甲品種,這個差別造成了乙品種吃起來更甜。咖啡含有的數種芳香物質也會帶來甜味的感受,而同樣的芳香物質也出現在草莓或鳳梨之中,所以在品嚐咖啡的時候經常有“這杯咖啡有草莓味”或者“有鳳梨味”的感覺。
內容目錄:
Toggle如何喝到咖啡裡的甜味?
如果看了上文這些科學上的研究後,各位讀者還是一杯甜的咖啡都還沒有喝到,有兩個建議給想要體會“咖啡甜”的朋友:一個是“選擇本身比較帶有甜度表現的咖啡”,另一個則是“練習更敏銳地去感受甜味”。在國際咖啡評比權威比賽——卓越杯(Cup of Excellent)中,甜度表現被認為與採摘適當成熟度的咖啡果實關係密切,通常採摘完全成熟的咖啡果實會讓整杯咖啡感覺較甜,也會比較乾淨,沒有擾人的異味存在。但是在購買咖啡的時候,咖啡果實有沒有在成熟之後採摘,有的時候連煮咖啡的咖啡師都不知道,所以沒有辦法作為選購的指標。甜度也跟品種有關。咖啡品種有兩大分支,一種是羅布斯塔,價格便宜、量大,幾乎不怕病蟲害,另一種是阿拉比卡,價格昂貴、量少又嬌弱。羅布斯塔種的咖啡因含量高於阿拉比卡種數倍,但阿拉比卡種所含醣類的總量也高過羅布斯塔種,在烘焙轉化的過程中,阿拉比卡種能夠轉化出更多讓咖啡表現出甜感的化學物質。如果你想品嚐咖啡甜,不妨留意你的咖啡是阿拉比卡種還是羅布斯塔種。除了這些發生在咖啡農場的事情會影響咖啡的甜味表現,烘焙與衝煮也是影響咖啡甜味表現的重要因素。隨著烘焙時間與烘焙溫度遞增,甜味生成的化學反應變緩,而合成苦味的化學反應遞增,所以大部分人更容易在烘焙程度較淺的咖啡裡發現甜感。
練習更敏銳地去感受甜味
感受不到咖啡自然的甜感,也是我們平常吃太多人工糖食品的代價。人類的大腦會對甜味上癮,科學家的實驗證明,我們吃甜的東西會感覺快樂,但是要維持同一強度的快樂刺激,需要更多的糖。現代社會的飲食習慣十分容易讓人攝取過多的糖,除了導致肥胖等文明病之外,最大的代價就是扼殺了我們對“食物裡自然的甜”的敏銳度。你知道喝一瓶350ml可樂相當於攝取39g(約9茶匙)的糖嗎?在咖啡館,一杯拿鐵的容量大概是350ml,想像一下,你在拿鐵裡添加了9茶匙的砂糖,明顯很難再喝出咖啡原始的味道。如果想“更敏銳地去感受甜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戒糖,做不到戒糖的話,降低喝含糖飲料的次數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最後,教大家一個讓味覺歸零的方法——“抑制釋放法”(release from suppression),這個方法一點都不難,說穿了就是通過酸來反向復原你對甜味的感知能力,具體做法如下。準備幾顆甜橙與檸檬用來榨汁,千萬不要圖方便去買市售的檸檬汁,這種檸檬汁即使寫上“檸檬原汁”的字樣,多少還是會添加糖分進去,所以盡可能使用新鮮水果榨汁。把榨好的甜橙汁和檸檬汁都加水稀釋,兩杯必須以同一比例稀釋。首先,喝一口甜橙汁,剛開始可能還覺得甜橙汁酸酸的,好像沒有什麼甜味,接著喝一小口檸檬汁,這個時候你恐怕已經酸得皺眉了,然後再喝一口甜橙汁,你會感覺甜橙汁比剛剛更甜了,這表示你對甜味的感知有所恢復。慢慢增加濃度,循序漸進,你的甜味感知將恢復到最接近你原始味覺的水平。不要急著馬上就想喝到咖啡甜,要多使用抑制釋放法恢復你的味覺,並搭配戒糖或減糖的生活習慣,有一天你會赫然發現咖啡裡的真實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