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家

咖啡知識家 咖啡知識 鑑別咖啡豆好壞有妙招

鑑別咖啡豆好壞有妙招

An illustration titled How to Identify Good Coffee Beans explaining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valuating coffee and tasting fruits The image should webp

“什麼樣的豆才是好咖啡豆?”、“如何才能鑑別咖啡豆的好壞?”這是近來高頻率收到的信息。如果將不同的咖啡品種看作為我們平時常常接觸的不同水果、穀類,依附它們之間的一些共通性延展、品嚐咖啡,那麼領悟起來會變得輕鬆、好玩得多。蘋果、西瓜、芒果、菠蘿、榴蓮、荔枝、葡萄、百香果等等水果,各有各的特性香氣與味道,不同品種咖啡的風味亦如此,每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水果;所以,首先要記住個人偏好不能成為我們評判咖啡品質好壞的論據。

相信大部分愛啡平時都會不斷嘗試不同產區、品種、類型的豆子,到中期就容易產生一些帶有疑問的見解,譬如:“那家店磨豆機豆倉裡意式豆色看起來非常不均,喝起來也不好喝!但是,埃塞俄比亞的一些原生種的精品咖啡,個頭、樣子、豆色也不均勻,可為啥衝出來就那麼好喝、層次感就那麼好呢?”(阿啡的店微店熱銷的“紅酒俏佳人”就被“誤會”過)意式濃縮拼配豆主要用於咖啡機上萃取濃縮,進而製作各種奶咖或衍生飲品;精品咖啡需要慢慢品啜,自帶的風味才是精髓。多數情況下,前者可“以貌取豆”,而後者不能。首先,一些埃塞日曬處理的原生種咖啡豆在後製處理過程中會出現發酵不均的狀況,但本身俱有姣好的風味,這種發酵程度的不一致賦予了其絕佳的層次感,喝了之後會帶來了層層遞進的美妙體驗。其次,意式濃縮拼配豆中含有多種豆,也不排除一些會摻有羅布斯塔豆增加油脂的類型,豆種不夠好,外加部分烘豆師的技術、經驗不足以及烘焙設施可控性弱–讓意式拼配豆的綜合性價大打折扣,出品後給人的感受度差。市場上咖啡豆好與差的問題,基本上來自源於分級、手选和烘焙品質控制的問題。俗話說:“豆子好,怎麼沖都好。”精品咖啡豆一般在生豆分級環節當中就把控的相當嚴格,就好比在購買精選五穀雜糧時–雜質和壞種都已經被剔除。如果有機會接觸烘焙咖啡豆的工坊,那麼不妨讓烘豆師帶你領略下生豆的新鮮度。較為新鮮的生豆含水量約為12~13%,水洗豆有藍綠或灰綠的色澤,日曬豆通常有棕橘色澤;稍舊的咖啡豆含水量在10%左右,略微發黃;而陳年咖啡豆基本上已失去光澤,含水量約為9%甚至以下。

2.“敲骨吸髓”--按、聞、嚼!

無論用什麼方式辨別咖啡熟豆的新鮮度,記住它的一個特點–嘎嘣脆!咖啡豆粉身碎骨的那一刻,也是人與之共同昇華的一刻。按下去–脆裂!嚼起來–爽脆!當然聞起來香氣要夠你喜歡,嚼完之後更能感受到充斥在口腔的香味,和彌留一些它本身自帶風味–都能在舌苔上感受到!烘製後放置過久的熟豆多少會受一些空氣中潮氣的影響,豆子嚼起來會有一些綿軟,就如同炒瓜子、炒黃豆放置過長會變得不脆一個道理。

3.咖啡熟豆類型劃分與衝煮器具的影響

咖啡熟豆的品種類型繁多,我們先來看下烘焙度與風味的大致關係。烘焙程度由淺到深分為淺烘焙、肉桂烘焙、中烘焙、深烘焙、城市烘焙、極深烘焙、法式烘焙、意式烘焙。深烘焙及其以上程度的豆子適用於意式拼配豆。
精品咖啡豆三個常見烘焙度:
①花朵香氣和不同水果果酸,傾向於帶出風味,多見於淺度烘焙及中度偏淺烘焙度的精品豆中。
②中度烘焙風味多見堅果、巧克力韻,醇厚感適中。
③深度烘焙的豆子則更具有炭燒韻,濃郁、厚重的口感。
手沖咖啡,著重於突出風味,能直觀的體現咖啡豆中酸、甜、苦、咸、鮮;但濾杯中的濾紙會阻隔部分豆中的油脂、酯類和礦物質等不可溶物。適用於淺、中烘焙的豆子。
法蘭絨濾布能增加香氣和順滑感,但便捷性不高,需使用者自行縫製,清洗後可使用次數也少。適用於中度烘焙及中度偏深烘焙豆。虹吸壺操作步驟較多,所需耗材也多,但過程觀賞性高,嫻熟操作者萃取的咖啡醇厚度和順滑感一流!適合中深、深烘焙的豆子,喝不慣手沖深烘的不妨試下虹吸出品的,說不定能一下子能刷上去你對深烘豆的好感!

4.從各方面發出靈魂拷問

咖啡豆最終是用來喝的,要想鑑別好的、找到自己喜歡的,喝出門道無外乎就是–多喝!我想喝什麼樣的豆子?從風味、品種開始,哪怕是對哪個國家感興趣也可以!適合的研磨度?衝煮器具?水溫?萃取手法?產地/產區莊園、豆種、生長海拔、處理方式、產季、烘焙日期、風味信息信息什麼的,就撕破豆包、問破商家,了解到底吧!

5.友情提示

購買一次咖啡豆,拆開後也請盡量在一個半月內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