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咖啡渣的形狀看出是否有通道效應
在每一種滲濾式沖煮中比如手沖與真空虹吸等,剩餘咖啡粉層的形狀是判別濾滴是否流動一致的良好指標。通過觀察和分析這些咖啡粉層的形狀,咖啡師可以調整沖煮方法和技術,例如調整水流速度、水的分布方式,甚至是咖啡粉的粗細度,以達到更均勻的提取效果。我們可從咖啡渣的形狀看出是否有通道效應產生,也能看出濾滴時咖啡液體是否有偏好的流動路徑。
咖啡常識-平整的咖啡粉層
如果咖啡粉層均勻且平整,表示水流在沖煮過程中是均勻分佈的,沒有產生明顯的通道效應。這是理想的情況,表示沖煮過程中水流通過咖啡粉的流速是一致的,能夠萃取出更多均勻的風味。
咖啡常識-中央凹陷的咖啡粉層
這種形狀表明水主要集中在中心區域,形成了一個水流偏好的通道,導致水流在這個區域集中,而周邊的咖啡粉提取不足。這種情況會導致咖啡味道不均勻,中心區域的咖啡會過度被萃取,而周邊區域的咖啡則提取不足。
咖啡常識-偏向一邊的咖啡粉層
如果咖啡粉層傾斜或偏向一側,這表明水流有偏好地流向某一側,而非均勻分布在整個咖啡粉層中。這也可能是由於通道效應導致的,並且會影響最終咖啡的均勻性和味道。
咖啡常識-有明顯通道的咖啡粉層
如果咖啡粉層中有明顯的水流通道或孔洞,這表明水流主要集中在這些通道內,導致這些區域過度提取,而其他區域的咖啡粉提取不足。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咖啡風味的不均勻性,並且可能會有苦味和酸味的混合。
為何必須注意流降期間產生的通道效應
假設咖啡粉層出現通道,但所有全部區域的水粉接觸時間都很接近,因為通道效應會導致通道中水流速更快、流量更高,都會增加通道中咖啡粉的萃取率,此影響甚至比咖啡粉層小部分區域擾動更劇烈。
通道中的水流速度和流量較高,會導致這些區域的咖啡粉被過度萃取,過度萃取會釋放出不必要的苦味和澀味,使咖啡的風味失衡。通道外的區域會因為水流不足而萃取不完全,這些區域的咖啡粉會留有未完全提取的風味物質,導致咖啡的味道變淡或不完整。
即使接觸時間相同,通道效應會導致局部萃取不均,最終的咖啡會混合過度萃取和萃取不足的區域,產生風味不均衡的咖啡。這種不均衡的風味會讓咖啡失去其應有的層次和豐富度。
而通道效應會導致每次沖煮的結果不一致。即使其他條件相同,每次沖煮中通道的形成和位置不同,這會使得每一杯咖啡的風味變化不定,難以達到穩定的品質。
因此,通道效應對咖啡品質的影響,即使水粉接觸時間相近,通道效應仍會導致嚴重的萃取問題,影響最終咖啡的風味和一致性。為了確保咖啡的高品質和穩定性,必須盡量避免通道效應的產生,通過改進沖煮技術和設備設計來實現更均勻的水流分布和穩定的萃取效果。
形狀優美的咖啡渣並不表示萃取均勻一致
但請各位切記,雖然平整均勻的咖啡渣形狀意味著水流分布良好,只僅代表在流降過程中有最高的機率出現最佳萃取。一杯咖啡渣形狀良好卻又有萃取不均現象的咖啡,其問題源自沖煮的初期階段影響萃取均勻性的因素:
咖啡萃取-擾動
在初期注水或攪拌過程中,過度擾動會導致咖啡粉層的分佈不均,形成密度不均的區域,而影響後續的水流分佈和萃取效果。
咖啡萃取-濃度梯度
初期浸潤時,濃度梯度的不均會導致水在穿過咖啡粉層時,溶解不同量的咖啡物質,這會在早期階段形成不均的萃取區域,進而影響整個沖煮過程中的萃取均勻性。
咖啡萃取-初期浸潤程度的不均
在初期浸潤即「悶蒸階段」,如果水沒有均勻地浸潤所有的咖啡粉,部分區域會形成乾燥區,這些區域在後續的沖煮過程中會被過度或不足地萃取。
初期階段的問題會導致萃取不均,即使形狀優美的咖啡渣在最終形狀上看起來均勻。為了提高萃取的一致性,以下是一些建議:
.均勻注水:確保在沖煮過程中水均勻地覆蓋咖啡粉層,避免過度集中在某一區域。
.適當攪拌:在初期攪拌過程中要適度,以確保咖啡粉層的均勻分佈,同時避免過度擾動。
.均勻浸潤:在初期浸潤階段,確保所有咖啡粉都被充分浸潤,避免形成干燥區域。
.控制濃度梯度:通過調整水的注入速度和方式,減少濃度梯度的不均,促進均勻萃取。
通道效應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解讀咖啡渣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義式濃縮咖啡餅(portafilter)中的咖啡餅來判斷通道效應。義式濃縮完成後,留在濾器把手中的咖啡餅。許多咖啡師都知道咖啡餅邊緣如果有濕潤或陷落的現象,表示咖啡粉層邊緣出現通道。同樣的道理,任何一種滴濾式沖煮留下的咖啡渣,只要出現陷落,便表示有通道效應產生。
通道效應-咖啡餅邊緣濕潤或陷落
當義式濃縮完成後,咖啡餅邊緣如果有濕潤或陷落的現象,這是通道效應的跡象,表明在這些區域水流不均,導致部分過度或不足萃取。類似地,任何滴濾式沖煮方法中,如果咖啡渣出現明顯的陷落或不均,這也表明存在通道效應。
通道效應與咖啡風味
我知道很多咖啡師或消費者,都可能喜愛沖煮時產生通道效應的咖啡,但此處的重點並非人們是否享受一杯具通道效應的咖啡,而是在特定的萃取程度之下,當萃取更均勻時,咖啡會更加美味。通道效應會導致一些區域過度萃取,釋放出過多的苦味和澀味,而其他區域則可能萃取不足,缺乏應有的甜味和酸味平衡。
提升萃取均勻性:在製作義式濃縮咖啡時,使用適量的咖啡粉並均勻地壓實,避免壓實過度或不足導致水流不均。在滴濾式沖煮中,使用穩定且均勻的注水技巧,水流均勻地穿過咖啡粉層,避免集中在某一區域。適當攪拌和撥動咖啡粉層,特別是在初期浸潤階段,可以幫助均勻分佈水流,減少通道效應的風險。使用均勻的磨粉程度,避免粗細不均的咖啡粉,因為不均的咖啡粉會導致水流在穿過粉層時產生偏好路徑。
如何辨認理想咖啡渣的形狀?
公認的理想咖啡粉層形狀,理想流動路徑只會出現在流降期間,在此之前,滲濾初期的流動路徑較不規則,保持每條垂直線長度一致的理想流動路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萃取的均勻性和咖啡的風味平衡。理解並應用這些原理,咖啡師可以更好地控制沖煮過程,釀造出品質更高的咖啡。
咖啡知識-理想咖啡粉層形狀
在理想的咖啡粉層中,即是從咖啡粉層表面到濾杯尾端的每一條流動路徑的距離應該一致,若是在理想咖啡粉層表面的任何一點,畫一條連到濾杯底部出口的垂直線,每一條線的長度都應該一致,水流均勻地分佈在整個咖啡粉層,沒有特定的偏好流動路徑,當水流均勻地穿過咖啡粉層時,所有咖啡粉都會受到相同程度的萃取,避免過度或不足萃取的區域,實現更均衡的風味。
咖啡知識-滲濾初期的流動路徑
在滲濾初期,水流的路徑往往較不規則,咖啡粉在初期浸潤階段會吸收水分,形成濕潤區和乾燥區,這會導致水流路徑不規則。咖啡粉的分佈不均或壓實不均,也會導致水流在初期階段選擇最易穿透的路徑,形成不規則的流動路徑。初期階段濃度梯度的形成也會影響水流路徑,使其不規則。
咖啡知識-改善流動路徑的一些方法
正確的將咖啡粉層壓實均勻,避免在壓實過程中形成不均勻的密度區域。在注水過程中,採用均勻、穩定的注水技術,避免水流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初期浸潤階段適當攪拌咖啡粉層,以促進水分的均勻分佈和浸潤。確保咖啡粉的粒度均勻,也可以減少因咖啡粉粗細不均造成的水流偏好路徑。
凹面咖啡粉層高掛風乾的咖啡粉
最常見的不良咖啡渣形狀,就是咖啡粉層呈凹面,濾杯壁上還高掛著乾掉的咖啡粉。當咖啡粉在流降的沖煮過程中,高高地黏在濾杯壁上,這些咖啡粉的萃取率就會小於下部的咖啡粉層。面對這種凹面粉層,咖啡師不可避免地必須添加咖啡粉量,以彌補其較低的沖煮強度。額外添加咖啡粉量的手沖咖啡,口感不但較為明亮且不平衡,同時也無端浪費了許多咖啡粉。
解決方案及建議
.改善注水技術:在注水過程中水均勻地覆蓋咖啡粉層,避免水流集中在中心區域。可以使用繞圈注水的方法,使水流均勻分佈,避免形成凹面粉層。
.適當攪拌:在注水過程中,適當輕輕攪拌咖啡粉層,幫助水均勻分佈並避免高掛的乾粉區域。
.使用合適的濾杯:選擇能夠促進均勻萃取的濾杯設計,例如有較小底部孔徑的濾杯,可以幫助均勻水流並減少凹面粉層的形成。
.調整磨豆機設置:咖啡粉的顆粒均勻度,提高萃取的均勻性。過粗或過細的咖啡粉都可能導致水流分佈不均,進而形成凹面粉層。
.適當的悶蒸時間:在開始注水前有足夠的悶蒸時間,使所有咖啡粉均勻浸潤,這有助於避免高掛乾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