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澳白、短笛有什麼區別?

去咖啡館喝咖啡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菜單上有拿鐵、澳白、短笛等選項,雖然都是牛奶咖啡,但是呈裝的杯子卻是大小不一,那麼口味也是一樣嗎?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既然都是牛奶咖啡為什麼要設置好幾種還取上不同的名字呢?其實雖然這幾種咖啡都是由濃縮咖啡與牛奶混合而成,但卻有不同的體驗。我們都知道拿鐵咖啡中的名字【Latte】其實就是意大利語中“牛奶”的意思,所以本質上現在傳到世界各地叫【Coffee Latte】拿鐵咖啡的飲品基本都是牛奶加咖啡混合的產品(當時並沒有奶泡)。
而Flat White的出現正是在被孤立的大陸中自我演化出來的本土牛奶咖啡。在首批澳洲白人移民者中,大多是英國及愛爾蘭裔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就只有黑咖啡與白咖啡,黑咖啡就是純的濾泡咖啡,白咖啡就是加奶的咖啡。後來在移民潮中,意大利裔在這裡開設咖啡館,語言與飲食習慣的碰撞迫使著意式咖啡館作出改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稱為Flat White的奶咖。

拿鐵Coffee Latte與澳白Flat White的區別

  1. 杯量不同。一杯拿鐵咖啡正常量是300ml左右,Flat White會小杯一些,大約為200ml。所以在點了Flat White後看到杯子是比拿鐵小,不要覺得是上錯了,它就是這麼小杯。
  2. 風味口感不同。拿鐵是一杯有咖啡味的牛奶,Flat White則是一杯有奶味的咖啡,例如拿鐵咖啡我們用2份意式濃縮咖啡(40g)加上260ml的牛奶,牛奶量多,整體表現出帶有咖啡味的牛奶。Flat White則是用2份比濃縮咖啡更濃郁的Ristretto(30g)加上170ml的牛奶,這杯表現出更加濃郁且飽滿的咖啡味。
  3. 奶泡拉花問題。奶泡基本是大家最容易分辨這兩者的特徵,Flat White的奶泡會比拿鐵咖啡的更薄。從拉花的角度上看,拿鐵咖啡拉花已經是基本操作了,但是大家要清楚一點,拉花的出現是要比拿鐵咖啡要晚的,所以拉花並不是評價一杯拿鐵咖啡的標準。把這個原則放在Flat White上同樣適用,有些咖啡店的Flat White有拉花,有些則不拉花,同樣不影響它是一杯Flat White。
  4. 拿鐵咖啡有冰拿鐵,Flat White並沒有冰的。

短笛Piccolo Latte

在澳大利亞,Piccolo Latte與Flat White是同樣火爆的咖啡飲品。而在國內,Flat White已經傳遍大街小巷的咖啡館了,而Piccolo Latte卻比較少。如果你去到澳洲的咖啡館,無論是說“Piccolo”、“Piccolo coffee”還是“Piccolo latte”,都是指同一種咖啡——短笛咖啡。Piccolo在英語是短笛的意思,但在意大利語中有“小”的意思,所以短笛咖啡的意思就是小拿鐵。短笛咖啡的出現,相傳與咖啡師調試濃縮咖啡有關。要知道,咖啡師每天都需要調整濃縮咖啡的配方而達到當天出品標準。測試最基本的就是做一杯黑咖啡與奶咖(拿鐵),去嘗試咖啡與牛奶的配合程度。調試並不是做一杯出來就完事來,很多時候,要調整數次才能符合標準。而如果在每次調試都要做一杯標準的拿鐵咖啡的話,咖啡師也只會每杯嘗上一兩口,剩下的只會是倒掉,這樣就會造成大量的浪費。所以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按等比例縮小杯量,製作一杯迷你版的拿鐵咖啡,這樣即不失拿鐵的風味,也不會浪費物料。

而當被作為飲品銷售的時候,短笛咖啡也作出了一些調整,在澳洲的咖啡館,短笛咖啡的杯量為90ml(約3盎司)。咖啡豆會使用烘焙稍淺的拼配咖啡豆,其中咖啡部分是單份的Ristretto(約15ml),牛奶部分則是75ml的帶薄奶泡的蒸奶。因此短笛咖啡的特點也是非常明顯,它的小杯量意味著你可以嚐到咖啡與牛奶交融的味道,也不用擔心會帶來飽腹感。正常短笛咖啡也會在表面做出簡易的拉花,你可能以為拉花不能代表什麼,但是在那麼小的杯子拉出一個好看的花型,咖啡質量、牛奶質量、奶泡功底、融合功底一點都不可或缺。

Flat White與Piccolo Latte能火遍澳洲,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咖啡文化碰撞出來的產物,而Flat White能夠漂洋過海火遍中國,星巴克功不可沒,在2015年的時候,一款叫“馥芮白”的飲品在中國各大門店上架,而馥芮白正是Flat White的星巴克版。短笛咖啡也因為沒有這個契機,導致了曝光度少,沒有人知道也就沒有推廣開來。第二點是咖啡消費市場的文化,國外的不少咖啡消費是真正做到來以咖啡為主,即客人購買來咖啡,飲用完畢就走,而國內的咖啡店的社交、提供場所休憩的屬性,顯然小小杯量的短笛咖啡不是選擇範圍內。第三點則是一個價值的問題,如果都是差不多的奶類咖啡,同等價格下人們還是更傾向選擇大的,那麼短笛咖啡賣便宜一點不行嗎?可以,但對於商家來說,賣得好,則會拉低客單價,賣得不好,則沒有必要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