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家 咖啡知識 咖啡館必點對決: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差別你真的懂嗎?

咖啡館必點對決: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差別你真的懂嗎?

咖啡館必點對決: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差別你真的懂嗎?

為什麼拿鐵與卡布奇諾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

推開咖啡館的木門,空氣裡瀰漫著新鮮研磨的咖啡香。你走到吧檯前,望著黑板上熟悉卻又令人糾結的字眼,總會有那麼一瞬間的猶豫:拿鐵?還是卡布奇諾?它們看起來都差不多,同樣以濃縮咖啡為基底,加入牛奶,再覆上一層奶泡。外表幾乎難以區分,難怪許多人即便喝過多次,仍覺得傻傻分不清。

其實,真正的不同,就藏在牛奶與奶泡比例的拿捏裡。拿鐵是「牛奶大於咖啡」的溫柔派,而卡布奇諾則是「奶泡厚、咖啡濃」的經典派。拿鐵的牛奶比例遠大於咖啡,口感順滑溫柔,如同一種安慰人心的擁抱。卡布奇諾則強調綿密厚實的奶泡與濃郁的咖啡香,入口時有明顯的層次感,是經典而鮮明的選擇。

所以,下次走進咖啡館,不妨根據心情挑選。想要溫柔的陪伴,就來一杯拿鐵;想要濃烈的驚喜,那麼卡布奇諾最合適不過。

咖啡館必點對決: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差別你真的懂嗎?

咖啡大比拼:拿鐵 vs 卡布奇諾

當你走進咖啡館,面對琳琅滿目的選擇,最常讓人糾結的就是。今天要來杯柔和的拿鐵,還是濃郁的卡布奇諾?

拿鐵(Caffè Latte)

首先,我們來看看 拿鐵咖啡(Caffè Latte)。「Latte」在義大利文中原意是「牛奶」,因此拿鐵其實就是「咖啡加牛奶」。與其他義式咖啡相比,拿鐵的最大特點在於牛奶比例遠大於咖啡。一般來說,它的配方是 1 份濃縮咖啡(Espresso) + 約 3 份蒸奶 + 一層薄薄的奶泡。這樣的結構,使得拿鐵口感溫潤柔和,咖啡的苦澀被牛奶的醇厚中和,甜度自然、平衡,幾乎人人都能接受。

拿鐵的表面通常覆有輕盈細緻的奶泡,不像卡布奇諾那樣厚重,卻足以增添絲滑的口感與視覺美感。有時,咖啡師還會在奶泡上拉花,讓這杯咖啡更添一份藝術氣息。因此,拿鐵常被視為「咖啡入門款」溫和、不刺激,卻能帶給人一整天的溫暖陪伴。

  • 特色:溫柔派代表,濃縮咖啡加上大量牛奶,再點綴薄薄一層奶泡。
  • 口感:奶香主導,順滑柔和,咖啡味相對輕盈。
  • 適合誰:剛入門的咖啡新手、喜歡奶香大於咖啡味的人、偏愛悠閒舒緩氛圍的你。
2025咖啡推薦 咖啡知識 咖啡豆 咖啡豆推薦 精品咖啡 義式濃縮 拿鐵 卡布奇諾 烘焙程度 2025 Coffee Recommendations Coffee Knowledge Coffee Beans Coffee Bean Recommendations Specialty Coffee Espresso Latte Cappuccino Roasting Levels

卡布奇諾(Cappuccino)

「Cappuccino」一詞源自義大利文,原意是「小斗篷」或「頭巾」,與加布津修士(Capuchin monks)的棕色僧袍有關。因為卡布奇諾咖啡混合後的色澤,與修士袍極為相似,因而得名。卡布奇諾的經典比例是 1 份濃縮咖啡 + 1 份蒸奶 + 1 份綿密奶泡。這樣的結構,讓它的特色十分鮮明。咖啡濃縮的比例更突出,咖啡味比拿鐵更強烈。它的奶泡厚實,在上層覆蓋著厚厚一層細緻奶泡,入口時輕盈綿滑,與下層的濃郁咖啡形成鮮明對比。

且風味層次分明,先是奶泡的柔軟,再是牛奶的順滑,最後是咖啡的濃烈,每一口都像是三重奏般的享受。傳統卡布奇諾上,還會灑上一層 可可粉或肉桂粉,不僅增添香氣,也讓風味更加立體。這種小細節,正是卡布奇諾迷人之處。

  • 特色:濃烈派選手,咖啡、牛奶與奶泡比例均等(1:1:1),表面覆蓋一層厚奶泡。
  • 口感:層次分明,既能感受到咖啡的香苦,又有奶泡的綿密。
  • 適合誰:熱愛經典義式風味、追求口感立體、想要在早晨來點「提神快感」的你。
2025咖啡推薦 咖啡知識 咖啡豆 咖啡豆推薦 精品咖啡 義式濃縮 拿鐵 卡布奇諾 烘焙程度 2025 Coffee Recommendations Coffee Knowledge Coffee Beans Coffee Bean Recommendations Specialty Coffee Espresso Latte Cappuccino Roasting Levels

什麼樣的咖啡豆最適合拿鐵?

挑出最適合拿鐵 (Latte) 的咖啡豆,我們可以先從「風味、烘焙程度、豆種混配」這三大方向來思考,牛奶在拿鐵中佔很大比重,因此你需要豆子能在與奶結合後仍不失特色、又不過於衝突。以下幾個要素很關鍵:

要素理由建議方向
烘焙程度若烘得太淺,酸感會過強,被奶稀釋後可能變得“水”;若烘得太深,苦味或炭味可能壓過奶香。中度至中深度烘焙(Medium ~ Medium-Dark)
豆種 / 配比單一豆的風味可能過於鮮明或單調;混配能兼顧風味與結構。100% 阿拉比卡(Arabica) 為基礎,或混配少量羅布斯塔(Robusta)提升 crema 與口感厚度
產地風味選能與奶融合得好的風味,如可可、堅果、焦糖、榛果、蜂蜜、焦糖甜感等。巴西、哥倫比亞、中美洲、印度、印尼等地豆子常見於拿鐵配方
新鮮度磨豆後芳香化合物揮發很快,若豆子烘焙已久,風味會流失。優選標有烘焙日期或「新鮮烘焙」的豆子,避免存放太久。
2025咖啡推薦 咖啡知識 咖啡豆 咖啡豆推薦 精品咖啡 義式濃縮 拿鐵 卡布奇諾 烘焙程度 2025 Coffee Recommendations Coffee Knowledge Coffee Beans Coffee Bean Recommendations Specialty Coffee Espresso Latte Cappuccino Roasting Levels

卡布奇諾豆應具備什麼特質?

卡布奇諾(Cappuccino)挑選咖啡豆,關鍵在於尋找能與奶與奶泡融合、又不被掩蓋的風味。以下是選豆原則能幫你做出更理想的那一杯。奶與奶泡在卡布奇諾中佔了很重要的比例(濃縮:蒸奶:奶泡約 1:1:1),因此:

要素原因建議方向
烘焙程度烘得太淺 → 咖啡酸感過強,與奶拌合後可能表現不穩;烘得太深 → 苦味或焦炭味搶戲中至中深烘焙(Medium~Medium-Dark) 或標示為義式濃縮(Espresso Roast)
豆種 / 混配單一豆可能風味單一;加入少量強勁豆種可以提升深度與 crema多以 100% 阿拉比卡(Arabica) 為主,有時混入少量 羅布斯塔(Robusta) 以加厚度與 crema
風味調性奶與奶泡會削弱某些細緻風味,故需豆子本身有明顯可可、堅果、焦糖、香料或甜感特質優選帶有 可可/巧克力、堅果、焦糖、香料、甜蜜調性 的豆子
新鮮度豆子過久失香,奶液容易蓋掉其剩餘香氣優選有 烘焙日期標示、近採近烘 的整豆,自行磨豆最理想
2025咖啡推薦 咖啡知識 咖啡豆 咖啡豆推薦 精品咖啡 義式濃縮 拿鐵 卡布奇諾 烘焙程度 2025 Coffee Recommendations Coffee Knowledge Coffee Beans Coffee Bean Recommendations Specialty Coffee Espresso Latte Cappuccino Roasting Levels

拿鐵vs卡布奇諾問與答

拿鐵vs卡布奇諾在配方與容量上精確差在哪?

拿鐵(Latte):多奶、薄奶泡。常見比例約 1 份濃縮 : 3–4 份蒸奶 + 0.5–1 cm 奶泡。
總容量:常見 240–360 mL(8–12 oz)。
口感:順滑、甜感(乳糖甜)更明顯,咖啡感較柔。

卡布奇諾(Cappuccino):牛奶較少、奶泡厚。經典 1 : 1 : 1(濃縮 : 蒸奶 : 奶泡),奶泡厚度 1–2 cm。
總容量:典型 150–180 mL(5–6 oz)。
口感:濃縮存在感強、層次清晰,入口先泡、後奶、收尾是咖啡。
小提醒:各店會因杯型與出杯習慣略有差異,上述為常見範圍。

為什麼卡布奇諾喝起來更濃?不都是一樣的濃縮嗎?

拿鐵vs卡布奇諾的關鍵在「稀釋程度、奶泡結構、香氣釋放」

  • 稀釋程度:卡布奇諾液態牛奶較少 → 濃縮被稀釋得更少,咖啡風味自然更集中。
  • 奶泡結構:厚實微泡形成「液體更少、體積更大」的口感假象,舌面接觸到的實際液體少,因此對咖啡苦甜與酸感的對比更清楚。
  • 香氣動力學:綿密奶泡像蓋子,聚香又緩釋;抿破奶泡時,烘焙與堅果可可調的香調瞬間釋放,主觀濃度被放大。
  • 溫度範圍:理想蒸奶 55–65 °C(多數咖啡館會抓 60–65 °C)。較低溫保留甜感、滑順口感;若過熱(>70 °C)乳香變鈍、口感粗糙,兩者差異也會被拉平。

在吧檯前怎麼快速分辨並精準點單?

一眼辨識

  • 杯型與容量:小杯厚泡多半是卡布奇諾;大杯薄泡通常是拿鐵。
  • 表面:卡布奇諾泡層更厚、較「立體」;拿鐵多見拉花、泡層薄而服貼。

想更靠近你的口味,這樣客製

  • 喜歡拿鐵但想咖啡更明顯 → 要求 Double shot 或 少奶版拿鐵。
  • 喜歡卡布奇諾但想柔和一點 → 點 「濕卡布」(wet cappuccino:多奶、少泡)。
  • 想要介於兩者 → 試試 Flat White(5–7 oz、微泡、咖啡感更集中) 或 Piccolo Latte(約 90–120 mL,小拿鐵)。
  • 在意口感細緻 → 請店家把奶溫控制在 60–65 °C、奶泡要 微泡(microfoam)細緻連續。
  • 想要更香、更有層次 → 卡布奇諾加可可粉或肉桂粉;拿鐵可選香草/榛果糖漿做風味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