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的歷史與文化

據資料,1645年的威尼斯,誕生了歐洲第一家公開的街頭咖啡館。巴黎和維也納也緊隨其後,輕鬆浪漫的法蘭西情調和維也納式的文人氣質各居一格,成為以後歐洲咖啡館兩大潮流的先導。

        咖啡館的最突出處,是使原來上層社會封閉的沙龍生活走上了街頭,在許多城市,它曾是最早的市民可以自由聚會在公共社交場所。人們在這裡讀報、辯論、玩牌、打桌球…著名的「咖啡館作家」 宣稱自己的終身職業首先是咖啡館常客,其次才是作家,去咖啡館並不是為了喝咖啡,而是他們的一種存在的方式。從個性解放的自由旗幟盧梭、伏爾泰到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都有自己固定聚會的咖啡館。如現實派小說的奠基人狄更斯、以批判風格著稱的作家巴爾扎克和左拉、畢加索、直至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一連串輝煌的名字,則把歐洲近代數百年的文化發展史大寫在不同咖啡館的常客簿上。

        有趣的是,咖啡館竟然也有專業化的分工,咖啡館的常客來自廣義的有閒人士階級和三教九流,各據一方,在形形色色的咖啡館和繚繞的煙霧裡尋找樂趣和知己。紳士咖啡館、畫家咖啡館、記者咖啡館、音樂咖啡館、大學生咖啡館、議員咖啡館、工人咖啡館、演員咖啡館、心理學家咖啡館… 等等五花八門,各有各的氣氛和風格。也可以這樣說,咖啡館—歐洲文明史的見證….甚至可以這樣說,是咖啡館所形成的環境孕育了許多歐洲文化。

        隨著第一粒咖啡豆被人們採摘下來、第一次焙考、第一次研磨、第一次沖調和第一杯熱咖啡醇香的飄散,有關咖啡種植和咖啡文化在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傳播的傳說,已經成為歷史上最偉大、最浪漫的故事之一。

        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各式各樣,不過大多因為其荒誕離奇而被人們淡忘了。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非洲是咖啡的故鄉。咖啡樹很可能就是在埃塞俄比亞的卡發省(KAFFA) 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也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就被帶到了沿途的各地。可肯定,也門在15世紀或是更早既已開始種植咖啡了。阿拉伯雖然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禁止任何種子出口!這道障礙最終被荷蘭人突破了,1616年,他們終於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了荷蘭,開始在溫室中培植。阿拉伯人雖然禁止咖啡種子的出口,但對內確實十分開放的。首批被人們稱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麥加開張,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這樣一個場所,無論什麽人,只要花上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進去,坐在舒適的環境中談生意、約會。

咖啡館文化

        人們在察覺到咖啡帶來的商機和咖啡本身的美好後,不遺餘力以各種手段推進這種產品,它也一直是藝術家,知識分子的心頭好。因此最早的咖啡館,1554年在伊斯坦布爾開張後就一直是上層社會交流溝通的主要場所。它不僅是友誼和交際的代名詞,人們還可以在此交換情報,討論八卦,還起到政治上的作用。咖啡館的實際名稱是Mektebi‐irfan.意為“文人雅士的學校”。
        現存於世的大部分咖啡館分為兩種,一是大型連鎖咖啡館,例如星巴克、雕光、costa,它們也很好的繼承了這樣一種“社交”特徵,不過標準化出品的缺點是驚艷難求,優點是質素穩定,因此深受商務人士追捧。同樣還有許多私人咖啡館,它們並沒有那麼多的品牌條件與卓越的場地,更追求的環境佈置的個性品味化,以及特有的咖啡口感。除了咖啡本身之外,咖啡產品的許多衍生物,例如巧克力,還有搭配物品檸檬水和烈酒的搭配出現,讓雅緻的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樹立。一本雜誌或小說、一部電影、一份可口的蛋糕、一杯濃郁的咖啡,慵懶地享受休閒時光,成為不少情侶、具有文藝範、小資範人們的生活方式。隨之相衍生的是,“書吧+咖啡”、“酒吧+咖啡”、“音樂+咖啡”、“蛋糕+咖啡”等多種主題形式的咖啡館的出現,主題咖啡文化已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