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壺的歷史比手沖咖啡要長百餘年,拋去上古時代的雛形演化,首個直立型的虹吸壺是19世紀40年代法國夫人Madame Vassieux改良而成。日本著名虹吸壺製造公司(我們熟悉的KONO)於1924-25年間也推出了直立型虹吸壺,基本上這家公司就是東亞虹吸壺的鼻祖了,幾乎後面虹吸壺都是以KONO為原型的。虹吸壺的大熱離不開日式咖啡文化的輸出,上世紀的日式咖啡講究個香、濃、醇。而虹吸壺的做法恰恰能很好地表現出咖啡的香氣與醇厚。這一潮流由日本到香港台灣再到內地,形成了一代的咖啡文化。
虹吸壺精緻而優雅的動作也受到咖啡店的青睞,打開光波爐,看著水慢慢地沸騰,被吸上去上壺,咖啡師用攪拌棒優雅地攪拌著,隨後咖啡緩慢地虹吸回下壺中。過程非常治愈。也得益於虹吸壺的操作簡單,一些普通家庭也會配備虹吸壺做咖啡,就以我表哥家為例,大約也是7-8年前,那時手沖咖啡還沒有這麼火,剛留洋海歸的表哥為了能在家裡能喝上咖啡,斥“巨資”整了一套咖啡設備,其中唯一一個用於煮咖啡的設備就是虹吸壺。在觀看一些古早時期的日台影視劇,其中有不少令我震驚的一幕是,一般客人來家做客招待用的咖啡是用虹吸壺現煮的(那時對於老看香港場景劇的我來說,家庭煮咖啡是美式滴濾壺、小巧全自動咖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