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起源

咖啡千姿百態,不同的產地,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味道。同一個地區的咖啡,處理方式不一樣,烘焙方式不一樣,製作出來的咖啡味道也會截然不同。同一款咖啡,不同的人,沖泡方式不一樣,做出來味道也會不一樣。咖啡一直是很多人熱切學習和品鑑的對象,不僅可以挑選咖啡豆的產地、品種,還能選擇單一產區豆或拼配豆。當然根據不同的處理方法咖啡的風味特徵也會大大不同。咖啡樹的品種、不同地理位置的風土環境、咖啡豆的處理方式、烘焙程度和最後的沖泡手法都會極大地影響一杯咖啡的品質。從一顆顆鮮豔飽滿的咖啡櫻桃,經過農場的採摘、處理,再到咖啡匠人的烘焙與沖煮,最終的完美風味才能得以呈現。

咖啡的傳說

世界上第一株咖啡樹是在非洲之角發現的。當地土著部落經常把咖啡的果實磨碎,再把它與動物脂肪摻在一起揉捏,做成許多球狀的丸子。這些土著部落的人將這些咖啡丸子當成珍貴的食物,專供那些即將出征的戰士享用。當時,人們不了解咖啡食用者表現出亢奮是怎麼一回事——他們不知道這是由咖啡的刺激性引起的,相反,人們把這當成是咖啡食用者所表現出來的宗教狂熱。覺得這種飲料非常神秘,它成了牧師和醫生的專用品。流傳至今,關於咖啡發現過程有兩個傳說故事。傳說一: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於公元六世紀時,在埃塞俄比亞有一位牧羊人名叫Kaldi ,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所飼養的羊群在牧羊區域灌木叢裡瘋狂般蹦跳個不停,牧羊人很緊張,便去仔細的去觀察羊群。他發現到原來羊隻是在吃到了一种红色的果實之後,才會如此的瘋狂興奮的反應,大部分羊晚上回去睡不著覺上躥下跳異常興奮,於是Kaldi第二天也去摘下並品嚐這种红色果實,並且它將這些紅色的果實拿到鎮上,分給修道院裡的僧侶們吃。每位僧侶們吃過後都覺得感到神清氣爽,而精神方面則感到振奮, 因此所有的人便把這種果實拿來做為神提用的藥,然而這個紅色的果實便是咖啡的前身。這個故事直到1693年才有文獻記載,所以許多學家認為是假的。傳說二:13世紀中葉時,有一位穆斯林叫Sheikh Omar,他被懷疑身懷巫術所以被流放到也門的摩卡地區,一片沙漠地區。他身上已經沒有糧食和飲水,無獨有偶,看到一隻鳥正在啃食咖啡紅果,他也去嚐了一下,味道不太好,而且有苦澀的味道,於是他嘗試用烘焙的方法來烤豆子,並且用水來煮被烘焙過的豆子,發現這個咖啡液味道蠻好喝的。後來靠這個咖啡充飢,他走出沙漠。人們都將此視為奇蹟,把咖啡稱為“神奇藥水”, 這位穆斯林又被請回原來的清真寺,作為當地的聖人供養起來,咖啡也就被發掘成為當地穆斯林的“ 聖水”並得以傳播。

咖啡的起源——非洲

非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佔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佔非洲面積5%。其實咖啡樹對生長環境挺挑剔,喜歡涼爽的地方,最適合有充足水量的地區,如果是帶有被火山灰覆蓋的土壤最為適宜。栽培上乘的咖啡樹條件相當嚴格:陽光、雨量、土壤、氣候等,都會影響到咖啡的品質。
日照是咖啡成長及結果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強烈的陽光也會影響品質,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周圍的香蕉樹、芒果樹等果樹幫忙遮擋陽光,才能達到日照自然調節均衡。由於有日照和排水的要求,咖啡樹一般都種植在山坡上。非洲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整個大陸在赤道(南北緯25°之間是咖啡種植帶)周圍的地形及地理位置特別適合咖啡豆的種植。同時他們也有很早就開始種植咖啡豆的傳統和習俗,別人也都喜歡從他們那兒進口。對於一個以農作物為主的並且工業不發達的地方來說,種植咖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咖啡豆的產區一共有哪幾大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