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出一杯好咖啡

咖啡的加工過程

1、採摘:

  1. 機械採摘機械採摘適用於土地平整且大面積種植的咖啡園 ,事後還需要檢查機器採摘的咖啡豆,把掉在漏斗裡的葉子和樹枝揀出去,巴西多采用此法。優點:成本低效率高 缺點:採摘的咖啡豆參差不齊,品質較差
  2. 手工採摘有選擇的採摘,也就是以8-10天為間隔,在樹間走幾次而且只摘那些已熟透的紅色漿果,品質較高的咖啡豆採用。優點:採摘後的咖啡果實大小均勻、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雜質,有利於後期加工 , 缺點:成本偏高

2、篩選

乾燥式:
       方法較為簡單,首先將剛採下的果實廣佈在曬場上一兩個星期,直到果實發出霹啪的聲音為止,自然乾燥之後,用脫殼機將乾掉了的果肉、內果皮和銀皮去除。這種方式精製而成的咖啡豆,呈微酸而略有苦味。幾乎所有巴西出產的咖啡豆和埃塞俄比亞、也門等地的咖啡豆都是以這種方法取得的。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容易受天氣的影響,以及易摻入瑕疵豆和其它雜質。因此,必須細心地加以篩選才行。
水洗式:
       將收成的果實放入流動的水槽,除去浮在水面的果實之後,用果肉去除機剝除外皮和果肉。再放入水槽,將浮出的果肉去除。之後,移入發酵槽,浸泡半天至一天,再將發酵的咖啡豆表面上的膠質溶掉。用水洗過後,曬乾數日後以機器乾燥之,最後用脫殼機將內果皮去除,即成為可作為商品的生咖啡豆。用這種方式,比干燥式的咖啡豆色澤完美,且雜質也較少。哥倫比亞、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國家 70%左右的咖啡都採用此方法。外形的判斷美味的咖啡,從其烘焙後咖啡豆的形狀即可知曉。當然不能有不良的咖啡豆混入,更要注意的是正常的豆也會摻入優質的咖啡豆而造成妨礙。一顆可沖泡出美味咖啡的咖啡豆,首先必須是外形肥美,而且縐折均勻,其次是大小一致且無色無斑。這些是視覺判別的要點,如果細心去看,不難分辨。不良豆種類發酵豆 採收前掉落土中發酵的咖啡豆。發霉的異味,會對咖啡美味造成很大的影響。死豆 又稱未熟豆,或受氣侯因素的影響,發育不健全。烘焙後會產生煎斑,使咖啡有股青澀味。黑豆 發酵豆,已腐敗、變黑的咖啡豆。因為是黑色,一眼即可與正常的咖啡豆區分出來。蛀蟲豆 受蟲侵害的咖啡豆。殘缺豆 可能是在作業時卡到,或是搬運中處理不慎,造成咖啡豆的殘缺。在烘焙時有煎斑,且會產生苦味及澀味。

3、烘焙

       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請自行參酌編排。煎焙即將咖啡豆煎煮,創造出咖啡獨特的色澤(琥珀色)、風味與芳香。煎焙使淡綠色的生咖啡豆變成我們平常所熟悉的茶褐色咖啡豆。高標的煎焙是指能將生咖啡豆具有的香味、酸味、苦味巧妙地表現出來。

世界各國的各都市,都有其偏好的烘焙傾向。
  東京,微深的中度烘焙較受歡迎,但慢慢地也傾向於深度烘焙。而關西方面,自以往即以深度烘焙較受歡迎。
  紐約,正如其名,一般較偏好城市烘焙,但由於城里居住著各種不同的人種,故也販賣著各種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變化也相當豐富。
  維也納則偏好深度烘焙的。甚至更如其名,法國人則較喜愛法國式的烘焙方式;意大利人則經常使用意大利式的烘焙法。
  不過,近年來歐美人士廣泛地使用意式烘焙法(巴西及意大利人最常使用的深度烘焙),變化也多彩多姿,而蒸氣加壓器煮的咖啡依舊為人們所喜愛。
  將埃塞俄比亞咖啡豆進行深度烘焙將是一種浪費。因為那將失去這種咖啡的獨有特色。將堯科(Yauco)特选和科納(Kona)咖啡豆進行黑色烘烤也是不好的,因為那樣做你就會失去購買它時所追求的古典風味。
  有些咖啡豆進行黑色烘烤時,將會衍生出新的和有趣的品質。墨西哥咖啡豆在黑色烘烤時,會產生一種有趣的甜味。
  危地馬拉安提瓜咖啡豆在深度烘烤時,像會保留它們的酸味和水果味,這對其他咖啡來說則比較困難。
  蘇門答臘咖啡豆通常顆粒飽滿,但卻低於中等酸度,在烘烤較深時,就會失去酸性,並且容易變為糖糊狀。
  總的來說,烘烤得越黑,品質越低。較深的烘烤意味著將會損失咖啡豆的大部分風味。

4、 包裝與儲存

  1. 生豆:
    炒製前的生咖啡豆只是為了方便轉運,無須特殊的包裝條件,視各生產區的不同而定,出於經濟實用考慮,一般採用60公斤麻袋包裝,待到達目的地後再進一步深加工。當然,也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包裝,如牙買加藍山就是以70公斤的木桶包裝。
  2. 熟豆:
    烘焙後的咖啡豆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作用,使其所含的芳香揮發,油質劣化,產生腐敗氣。如何保持咖啡香味,杜絕外界溫度、濕度及光照而引起的變質,是咖啡豆貯存的主要任務。另外,由於咖啡豆烘焙後會產生相當數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而二氧化碳也會減少咖啡的香味,因此熟咖啡豆的包裝除要求避免與空氣接觸外,還要設法排解咖啡豆發出的二氧化碳。目前常用的咖啡豆包裝方法有以下幾種:
    柔性的非氣密性包裝:這是最經濟的一種。通常由地方小烘製廠採用,因為他們能保證迅速地供貨,咖啡豆可及時地消耗完。該方式下的咖啡豆只能短期保存。一般不超過一周。
    氣密性包裝:適於酒吧、上貨架或家庭,以小袋和罐裝為主,咖啡裝好後抽真空並密封。由於烘焙後會產生二氧化碳,此方法只能再咖啡放置一段時間脫氣後方能進行,需有幾天的存儲期,咖啡豆放置時間應比咖啡粉更長些。由於貯存期間不需要與空氣隔開,因此成本較低。此包裝方式下的咖啡應該在10週內用完。
    單向閥包裝:可以用各種密封的容器。烘焙後的咖啡放進特製的帶單向閥的密閉容器中,這種單向閥只能讓氣體排除而不會流入,保證了咖啡與外界空氣的絕緣和所產生二氧化碳的及時排出。不需要單獨貯存階段,但由於有放氣過程,香氣會有一定損失。該方式可避免腐敗味道的形成,但無法阻止香氣的損失。
    加壓包裝:這是最昂貴的方式,但能保存咖啡達兩年之久。體積大小取決於用戶類型,家庭還是酒吧。在烘製幾分鐘後,咖啡就能被真空包裝。加入一些惰性氣體後,包裝內保持合適的壓力,咖啡豆在加壓下保存,使香氣留在脂肪上,由此改善了飲料的香味。
  3. 咖啡粉包裝:
    咖啡粉多用於家庭,所以多選用小包裝,一般以小袋抽真空包裝和罐裝為主,目的是使其在咖啡粉品質發生改變前盡快用完,其中更常用的是小袋包裝,因此法較為經濟實用,加工成本亦較低。
  4. 研磨中的要點:
    顆粒大小要均勻,才能保證均勻地提取咖啡;研磨時溫度不能過高,保持咖啡香氣才會散發;咖啡的粗細要適合咖啡的抽取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咖啡的各種口味。

5、咖啡豆的研磨與用途

粗研磨(Coarse Grind)——顆粒粗,大小如粗砂糖。適用於法式濾壓壺、絨布過濾網、燒煮等調製方式。
中研磨(Medium Grind)——顆粒粗細介於粗砂糖和細砂糖之間。適用於絨布過濾網或紙過濾袋等調製方式。
細研磨(Fine Grind)——顆粒大小如細砂糖。適用於紙過濾袋或虹吸壺等調製方式。
極細研磨(Finest Grind)——顆粒大小如麵粉。適用於意式咖啡或土耳其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