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烘豆改變了生豆什麼?
作為一個手沖者,我們站在旅程的末端,接受前面各階段旅程負責者,對咖啡風味造成的既定事實。沖煮者,無法對風味與體感等咖啡感官元素無中生有,只能在烘豆師已經決定的風味感知結構下,沖煮出我們心中自認的甜蜜點。因為不可能無中生有,因此對於手沖者來說,烘豆師到底改變了生豆什麼,非常重要。精品咖啡協會 (SCA) 制定了咖啡行業生豆感官鑑識的杯測標準,以確保為咖啡品嚐和咖啡生豆分級,提供基準。基於杯測目的,基於客觀性的出法點,每一種生豆都使用了同種烘焙方式。SCA的生豆樣本烘焙,建議烘焙時間在8到12分之間。烘焙師的烘焙程度目標,是偏中等程度的烘焙。為何使用中度烘焙?因為想要讓咖啡豆顯示出”只能通過焦糖化感知”的香味和風味特徵”。以避免較淺烘焙容易產生的青草味,花生味。以及較深烘焙會產生煙熏味,燒焦味。生豆杯測法的那種基於客觀性要求的標準化烘焙法,幫助這個產業用一個”比較統一的標準”評鑑生豆。但是我們的消費者喝到的,是烘豆師基於”他的風味哲學”,所發展出的不同烘焙曲線,因此同一批咖啡落在不同烘豆師的手中,會遭遇不同的焙度,有不同的風味發展。所以當烘豆師基於杯測的方式,選擇了他想使用的生豆後,他並不會照著生豆杯測的烘焙度,去烘焙咖啡給消費者喝。一包杯測時杯測師按照”中度烘焙”所感知到生豆風味美,有可能經過這位烘豆師的想法,進行他個人想要強調的部分,與打算隱藏或放棄的部分。因此最終手沖者面對的,不再是杯測師喝到的那一款豆子,而是烘豆師修正後呈現的風味了。所以,處在從種子到杯子這趟旅程最末沖煮端的我們,真的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不同烘豆流派所創造的不同風味世界觀。以避免我們沖煮A烘豆師與B烘豆師的咖啡後,心裡一直納悶,為何B烘豆師的咖啡入口,跟我之前沖A烘豆師的咖啡,感覺有很大的差異?然後一直懷疑,是不是我哪裡沖不對了?這是促發我寫這一篇的原因,我想聊聊最近體會到的一些烘豆流派,它們之間對風味結構顯示怎樣的比重不同,又怎樣影響了我們的品飲感受。既然談流派,不免要先來談談,如果生豆杯測有標準烘焙法,那烘焙端是否也有標準烘焙法呢?我想介紹學院派與市場派的差異。
烘豆工藝評鑑的標準化
目前烘豆界,是有一套所謂的”學院派”烘焙咖啡技能評分標準。這個評鑑規範,按照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烘焙賽事-世界咖啡烘焙錦標賽為準據。然而既然談到烘焙評分標準,我們首先要理解,咖啡早在這一套學院派標準公佈前,就已經成為人類生活飲料,咖啡已經被烘焙數百年了。各地民族基於生活飲食習慣,對於咖啡烘焙法的偏好,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烘豆流派,因此怎樣叫做”最好烘焙”,可能無法產生全球一致性消費端定義。舉一個例子,上個世紀的北美,就出現西岸重焙,東岸輕焙的市場端差異路線。烘豆界一直等到出現了全球賽事,因為參加比賽的烘豆者,要按照比賽定義的遊戲規則來烘焙咖啡,並接受它的評分標準。因此全球烘豆圈才漸漸,有一種對烘焙豆較為一致看法。不過和其他各大賽事,如咖啡師競賽或手衝比賽不同,世界烘焙大賽一直到2013年才第一次舉辦,地點在法國尼斯。第一屆的世界烘焙大賽,中國代表的台灣選手,包辦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第一名是日本選手,北歐的挪威選手第四名,韓國選手第五名,前三名都是亞洲選手。接著第二屆(2014年)的世界咖啡烘焙錦標賽,冠軍被來自中國台灣的賴昱權摘下。2014年的烘焙大賽,第二名是韓國選手,第三名是北歐的瑞典選手,第四名是土耳其選手,第五名是俄羅斯選手。然後2015年中國台灣選手第五名,前四名依序是:挪威,瑞典,韓國,土耳其。前三屆之後,愈來愈多歐美的選手進入前五名。這說明什麼?其實,中國台灣地區是比較早踏入SCAA,SCAE,CQI的學院派訓練中,所以比較熟悉這些機構所定義的烘豆看法,自然也較早知道如何調整烘焙方式,去達成這些學院派評審的想法。但自從烘焙大賽推動後,全球烘豆界都捲入這個新的賽制,烘豆也開始照著大會定義的評分標準,來設計與練習。很自然等各國烘豆師都熟能生巧後,愈來愈多國家的選手也開始表現良好,輪番出線。所以,學院派到底怎樣看到烘焙的風味架構呢?以下可能是老生常談,但是建議還是快速瀏覽一遍。
學院派對烘焙風味的品鑑
加分項有哪幾種的?鼻前嗅覺香氣(Aroma),口腔風味(Flavour) ,喉腔餘韻(Aftertaste),咖啡體感(Body),咖啡甜感(Sweetness),咖啡平衡性(Balance),全觀印象。扣分項屬於烘焙瑕疵,分類為:未熟(Underdevelopment),過度發展(Overdevelopment),焙烤(Baked),全面焦(Scorch),單面焦(Facing),點狀焦(Tipped)等等。扣分項,焙烤是把風味烤沒了,不香了。過度發展也是屬於生豆本質風味沒有了,剩下過度烘焙味,特別是走向不愉悅的碳化味,所以都扣分。至於其它項如未熟或是各類焦,是因為這些會產生有礙品飲者健康的物質,所以被扣分。那加分項呢?從烘豆大賽的加分項評分法,可以看出,烘豆賽比較重視”香氣型風味”,它佔了七分之三。不論是鼻前嗅覺(Aroma),口腔風味感知(Flavour) ,喉腔風味感知餘韻(Aftertaste),這些其實都是屬於香氣與味道整合的感知。但因為嗅覺香氣有七分之一的得分,這是喝不到的,這是乾香。所以世界賽的烘豆評分,可以看出是以”香氣為主導”的評分法則。但回到消費端的品飲世界,面對形形色色不同喜好的消費者,烘豆師又怎樣最終挑選了他認為合適的烘焙曲線,來發展出他認為比較好的風味呈現呢?在這裡,非常可能烘豆師最終因應市場趨勢而提出的風味方案,就與世界賽的評分比重,不太一樣了。這就是我接下來想分享,關於咖啡感官比重的不同烘豆流派了。
風味的感知比重?各家看法不同
最近,我遇到幾個烘焙風格迥然不同的烘豆師,他們來自不同的學習背景。其中一位烘豆師是手沖比賽的選手,他告訴我,他的烘豆在感官部分,不會放太高比重在消費者入口時的鼻前嗅覺與舌面前端的味覺感知,那類香氣,可能只會佔整包咖啡風味感知的二分。他較重視舌頭中後段的感知,以及與喉腔餘韻(Aftertast)串聯起來延續性感知。因為手沖賽的評分,評審是這樣分析沖煮表現的好壞。所以他的烘豆法發展出的風味,如果吞嚥時,比較會需要更多動用”後口腔”的感官系統。然後他沖了二包咖啡給我喝,一包是側重前段香氣發展的,比較多使用到鼻前嗅覺偵測配搭前口腔的感知系統。另一包就是他自己的咖啡。前面提到咖啡烘焙賽的評分,有些來自對鼻前嗅覺的香氣評斷,這一類香氣在高溫時散發較為明顯。當我們沖煮好一杯咖啡時,我們通常可能從高溫就開始喝。這些隨著高溫蒸氣飄散的咖啡香氣分子,是我們鼻子接觸到杯緣就可以聞到的。但因為同時間我們也吞嚥下咖啡了,所以這個香氣會與我們入口後的前舌面感知味道,一起傳送到我們的大腦,進行分析解讀。我遇到一些烘豆師,深知這個消費端的品飲特性,所以他們在烘焙時,就刻意把前段香氣做多點,因為他希望消費者一入口就感覺到”心曠神怡”,覺得這杯咖啡怎這樣香阿…但是比賽派的烘豆師,可能不會這樣對待咖啡豆,因為一個咖啡取前段多,就可能相對來說要放棄後段少一點。比賽派的烘豆師很怕”虎頭蛇尾”,因為他們的比賽訓練是,餘韻要保住,餘韻不能短。但這個比賽派的烘豆師有些感到挫折,因為他發現,消費者好像比較愛”前段奔放型香氣”的烘焙法。因為這包重前段香的烘豆師,他的咖啡深受市場好評。所以這位比賽烘豆師的困擾,就在於”市場到底要什麼”?比賽中評審以為好的,似乎不等於消費大眾以為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