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一隻實驗室的玻璃管,扣動了虹吸壺式咖啡壺(Syphon)的發明扳機,英國人那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作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這把造型有點陽春的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虹吸式咖啡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總帶有一絲神秘的色彩,一般人對它經常是一知半解,甚至帶有錯誤的印象。通常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說法認為使用虹吸壺式咖啡壺無非就是把水煮開咖啡粉攪一攪就好。還有人認為虹吸壺式咖啡壺看起來很危險的樣子,其實只要是不當的操作,每一種咖啡的煮法都有隱藏的危險性。但是虹吸式煮法的咖啡,卻是不少咖啡迷的最愛。有人說因為它能萃取出咖啡中最完美的部分,尤其是如果咖啡豆的特性中帶有那種爽口而明亮的酸,而酸中又帶有一種醇香,虹吸式煮法更可以把這種咖啡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有不少人是最喜歡虹吸式煮法那種帶有一點實驗室味道的精確感,看著水在沸騰時上升,萃取成黑色的咖啡下降,一步一步都控制在煮咖啡的人手中,比起意式咖啡往往要把部分過程交給一個機器,虹吸式咖啡好像更能滿足一些喜歡自己動手DIY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