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雖然不像哥倫比亞、巴西、越南那樣以咖啡產量著稱,但緬甸的咖啡品質卻是相當不錯的。緬甸咖啡種植環境優秀,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另外緬甸咖啡也因為生長海拔度高,受到溫度差的影響,所以有著獨特的芳香和口感,非常值得品嚐。緬甸咖啡大約從100年前開始種植,由於政治和經濟狀況並不理想,長期以來緬甸的咖啡產量都比較低。不過在近年來,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緬甸的咖啡也逐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咖啡種植者開始嘗試不同的技術和方法來提升咖啡品質。現在,緬甸咖啡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找到市場,也被當地消費者廣泛認可。
緬甸國內咖啡產業的發展
緬甸國內咖啡種植面積為49,951英畝,由於種植咖啡必須滿4年才能採收果實(咖啡豆),所以當時能採收到咖啡豆的咖啡園面積只有35,376英畝,而咖啡的年生產量為9,000多噸。咖啡可以在海拔高的山區種植,也可在平原地區種植。在高地種植的咖啡品種中最有名的便是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品種,平原地區咖啡品種中以羅布斯特(Robusta)品種最為出名。
緬甸的咖啡產區主要有五個:曼德勒省的彬烏倫、撣邦的瑙秋、伊瓦岸、榜和賓朗。這些地方的咖啡種植面積都不大,大部分都是一英畝的小農種植。撣邦的面積最大,佔比超過50%。豆種多樣性也是緬甸咖啡的一大特點,主要有阿拉比卡豆、卡杜拉豆、卡杜艾豆、Catimor豆、Bourbon豆、Typica豆、SL34豆等。這些豆種的風味豐富,潛力巨大。
在種植環境與產量方面,緬甸北部的紅土高原和超過1000公尺的高海拔非常適合咖啡樹的生長。這裡的降雨量平均在1500至2500公分之間,有明顯的乾燥季節,這對咖啡樹的生長非常有利。與其他作物種植情況大不同的是,咖啡是喜愛在樹蔭下成長的植物,故其他作物種植時是要先平整土地,而咖啡種植時要先栽種能提供樹蔭的植物。不只是能擋風,還能保護年幼的咖啡樹不受乾旱脅迫和過度曝曬,銀橡樹的落葉和剪枝能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營養。咖啡種植時初期投資量大,但之後每年的收益卻十分高。咖啡是多年生植物可連續採收16年,16年後產量逐漸降低了。
在出口市場方面,緬甸的咖啡主要出口到美國、荷蘭、澳洲、日本、韓國、中國、泰國和瑞士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緬甸政府透過「緬甸咖啡增產計畫」培訓了超過1.1萬名咖啡農,協助咖啡豆產量翻倍。現在全球飲用咖啡的人數不在少數,緬甸全力規劃擴大種植這咖啡作物,能否獲得更好的發展前途,人們都在觀察及期望著。
緬甸咖啡的口感特色
緬甸咖啡的口感特色是香氣濃鬱、回味悠長,有著鮮花、水果的香氣,同時也有著一定的苦澀、濃鬱度適中的口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緬甸咖啡的酸度和苦度呈現出一種平衡,讓人感到清新的同時也不會太過刺激,相信這與緬甸咖啡栽種的高度和地理環境有關。而咖啡莊園都積極嘗試新品種的種植和新的技術推廣,因此緬甸咖啡越來越多樣化化。
由於咖啡樹適合生長的溫度為15-24度,超過30度會使葉片熱傷,為了確保出產的咖啡豆品質,在緬甸的咖啡農多選擇在高海拔無霜害、平均雨量1500-2500mm的山區栽種。而在這些高海拔地區生長的咖啡豆品質極佳,越高海拔,也代表等待咖啡櫻桃熟紅的時間也越久。而這些時間的醞釀,也才能造就出層次豐富而迷人的咖啡滋味。
同時緬甸遺世獨立許久,因此保持了多層樹叢覆蓋的原始森林,水土潔淨加上低度開發無污染的天然環境,造就了咖啡樹生長的絕佳環境。這使得2015年緬甸咖啡品質在Winrock International 與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和咖啡品質協會CQI等200多名專家同時評鑑的全國杯測大會中表現優異。
最後要提醒的是,雖然緬甸咖啡的品質不錯,但是市佔率卻遠遠不高。如果您想要品嚐緬甸咖啡,可能需要很費神的去尋求特定的咖啡店或把握一些特別的機會才行。不過,相信只要您真的去了解緬甸咖啡的特色和品味,一定不會失望的。
緬甸莫谷(Mogok)咖啡
莫谷以生產世界頂級鴿血紅寶石聞名的緬甸城市,也是世界公認紅寶石品質最為優良的產地, 如今在海拔1500公尺的咖啡莊園所產的咖啡豆,深受精品咖啡市場的矚目,這片曾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孕育出了品質極佳的咖啡豆,被譽為「莫谷之星」,以獨特氣息再次閃耀於世界舞台。莫谷咖啡豆的品質堪稱一絕,其穩定的咖啡豆大小和卓越的處理技術,使其在國際市場上擁有高度競爭力。就如莫谷的鴿血紅寶石象徵著無與倫比的奢華與珍貴,莫谷咖啡豆亦憑其獨特的風味和高品質,成為咖啡愛好者心中的瑰寶。
緬甸咖啡豆-種植與採摘
莫谷位於緬甸曼德勒省,是緬甸咖啡的主要產區,在咖啡豆的種植與採摘過程中,許多因素關乎到咖啡豆的品質。以莫谷咖啡為例,其種植環境的選擇對咖啡豆的品質有重要影響。種植區域的氣候、土壤、降雨等條件都會影響到咖啡豆的口感與品質。不同品種的咖啡豆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口感、香氣、抵抗力等。莫谷地區主要種植的是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品種,這種咖啡以濃重和鮮明的味道,以及平和的口感而聞名。
緬甸的高海拔環境和氣候條件為咖啡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低溫和有利的降雨量有助於掌握咖啡生長的品質。此外,由於緬甸的咖啡產地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因此當地的自然環境尚未過度開發,更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在莫谷咖啡的生產中,採用手工採摘的方法,以保障只有成熟的咖啡豆被採摘下來。此方法避免了未成熟咖啡豆的混入,保存了咖啡豆的完整性和品質。
緬甸咖啡豆-風味特點
莫谷咖啡主要種植的品種為阿拉比卡,在莫谷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表現出色,具有高產量、優質的特性。其咖啡豆形狀飽滿,色澤鮮亮,具有濃鬱的香氣和醇厚的口感,品種的優良特性,使得莫谷咖啡在口感和品質上都具有較高水準。在緬甸乃至國際市場上,莫谷咖啡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優勢,使得莫谷咖啡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緬甸咖啡一般具有深色的獨特口味特點,莫谷咖啡也不例外。咖啡風味常被描述為波羅蜜、威士忌、紅茶、百香果、蘋果酒,還包含有水果、巧克力和堅果的味道,時常被描述為具有一定的果香和巧克力味,同時還帶有一些堅果口感。莫谷咖啡的酸度和咖啡因含量都相對較低,這使得它對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來說更具吸引力。
緬甸咖啡豆-市場影響
緬甸政府正全力規劃擴大咖啡種植面積,以提高咖啡產量並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莫谷地區也將積極參與這項發展規劃,透過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措施,莫谷地區可望實現咖啡產業的永續發展。莫谷咖啡在緬甸市場上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品牌效應和市場佔有率均位居緬甸咖啡產業前列。莫谷咖啡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首選品牌,讓莫谷咖啡的市場佔有率也逐年攀升。
莫谷咖啡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其品質和服務均獲得國際消費者的認可,為緬甸咖啡產業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一帶一路」等倡議的推進和國際化進程的加速,莫谷咖啡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緊密的國際合作。莫谷咖啡在緬甸咖啡產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獨特的種植環境、先進的加工技術、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市場佔有率,使莫谷咖啡成為緬甸咖啡產業的代表和驕傲。隨著緬甸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化進程的加速,莫谷咖啡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緊密的國際合作。
緬甸咖啡豆的加工與烘焙
在加工過程中,咖啡豆經過去皮、乾燥、篩選等多道工序,去皮環節在去除咖啡豆外的雜質和水分,保存咖啡豆的純淨度。乾燥環節則使用適當的溫度和時間,使咖啡豆達到乾燥程度保持品質和口感。篩選環節則依照大小、密度等標準,將咖啡豆分級,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在烘焙技術方面,莫谷咖啡採用多種烘焙方法,以適應不同咖啡豆品種和市場需求。淺烘咖啡豆採用低溫、短時間烘焙,以保持咖啡豆的原始風味和香氣。中烘咖啡豆則採用中等溫度和時間,使咖啡豆達到適當的烘焙程度,同時保持其口感和香氣的平衡。深烘咖啡豆則採用高溫、長時間烘焙,使咖啡豆達到較深的烘焙程度,呈現出濃鬱的口感與香氣。
透過深入研究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特性,我們發現烘焙程度對咖啡的口感和香氣有明顯的影響,淺烘的咖啡豆呈現淺黃色至淺棕色,保留更多的花果酸香和草本風味,適合喜歡清新口感的消費者。中烘處理則可使咖啡帶有焦糖、奶油糖、巧克力等更豐富的味道,滿足對甜點般口感有偏好的人。而深烘的咖啡,其深褐色或黑色的咖啡豆,散發出油脂香、酒氣和焦香,更適合追求深烘焙風味的咖啡愛好者。
緬甸咖啡產業發展的問與答
如何優化咖啡種植與加工技術?
在咖啡種植方面,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如智慧灌溉、生物防治等,以大幅提升咖啡樹的存活率和咖啡豆的品質。在加工方面,需引進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如全自動咖啡豆烘焙機、高效率研磨機等,保障咖啡豆的加工效率與穩定品質。透過優化種植與加工技術,緬甸咖啡可以從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可控,進而保障產品的品質與產量。
如何加強咖啡品質與品牌建設?
在咖啡品質方面,應該嚴格把控咖啡豆的種植、加工和包裝等環節,讓每一批咖啡豆都符合國家和行業的品質標準。在品牌建立方面,需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與宣傳,透過參與國際展覽、舉辦品嚐會等方式,提升緬甸咖啡的知名度與美譽。加大品牌行銷力度,利用社群媒體、電商平台等管道,拓展銷售管道,提高市場佔有率。
如何拓展咖啡的多元化市場?
緬甸地區應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可以加大與國內其他咖啡產區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咖啡產業的發展。可積極參與國際咖啡市場的競爭,如簽訂出口合約、建立海外銷售管道等方式,拓展緬甸咖啡的國際市佔率。透過多元化市場策略,緬甸咖啡可以有更廣泛的銷售和更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