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卡布奇諾 拿鐵 濃縮 拉花

 怎麼才算正宗的卡布奇諾?

在卡布奇諾出現之前,就已經有咖啡兌牛奶飲用的習慣,而到了1905年時,真正意義上的意式咖啡機才誕生,到了20世紀30年代才出現卡布奇諾的文字記載。相傳這名字的由來還是卡布奇諾其表面的白色泡沫帶著周圍一圈棕黃色的油脂奶沫像極了俯視觀望的方濟會僧侶(方濟會僧侶的著裝是淺棕色長袍加上白色巾帽),而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名字就是由“Capuchin”(連帽教袍)演化而來。

而到了1947年,能壓出“Crema”的咖啡機才出現,所以我們所認為的正宗意大利卡布奇諾的印像是在此刻之後才成型的。根據網絡上對卡布奇諾的定義為1/3為濃縮咖啡,1/3為牛奶,1/3為奶泡組成的一杯小小的咖啡(根據一份濃縮30ml計算,卡布奇諾的容量大約在120-180ml),奶泡表現綿密細膩,最好為11分滿,還要配上標準性的外觀“黃金圈”,通常意大利人只會早上喝卡布奇諾,並且喜歡往上面撒上肉桂粉或者可可粉。

但是,如今意大利的咖啡館都不保證符合這樣的標準,因為人們的飲食習慣會改變,科技也會在發展。比如以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淺度烘焙咖啡豆。任何一個地方的特產進入到一個新地方時,都會與當地的文化交融,形成具有一定當地特性的“新事物”(儘管還是沿用了原來的名字),就比如意式咖啡進入了澳洲後進行的文化碰撞,產生出“澳洲意式咖啡文化”。正如開頭友人所說的「來一杯熱的卡布奇諾」,指的是用它的膠囊咖啡機壓份咖啡,倒上發好泡沫的牛奶,享受牛奶與咖啡交融帶來的“啡香奶甜”,奶泡帶來的綿密而熱騰騰的口感。

咖啡知識家 COFFEE+認為,關於意大利古早的正宗卡布奇諾做法,使用“傳統”、“經典”的字眼表示會更貼切,如今世界得益於網絡的連接使得大家的信息交流變得緊密,各地的卡布奇諾變化比較明顯的是,奶泡總體變薄了,應該是拉花文化的盛行,有一個好看的花型是咖啡師秀技能的最直觀表現;杯量區間變大的,一些走外模式的咖啡店普遍會使用比較大的杯量(240-360ml不等),一些精品咖啡店則會傾向小杯量(180-240ml)。

咖啡店是被人認為做專業做咖啡的地方,拋棄外觀來說,卡布奇諾該有的特性還是需要表現出來的。咖啡知識家 COFFEE+認為卡布奇諾的特徵是小杯量、咖啡味比較濃郁,綿密的厚奶泡,口感綿密厚重。在現在,咖啡豆品質,烘焙理論、萃取理論、咖啡機都比以前更上一層樓,卡布奇諾這款飲品隨著潮流而變化,也是一個正向的選擇。不過,咖啡店在進行改變卡布奇諾的時候,也請注意不要掩蓋了特性,要是奶泡厚度與拿鐵相當,味道也與拿鐵不分上下,那麼……不就是小號的拿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