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鑑名詞

咖啡的美味總是與溫暖的心意並存,以正確的方式品鑑一杯好咖啡,不僅更容易欣賞咖啡的美味,也不至於辜負沖泡者的心意。一杯好咖啡,應該是清澈明亮&透明度良。濃度與混濁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造成咖啡混濁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幾項:
    ◆ 混入有缺點的咖啡豆
    ◆ 烘焙不良
    ◆ 咖啡豆或粉放得太久
    ◆ 沖泡過剩(沖泡溫度太高、沖泡時間過長、沖水方式太粗暴…)

將湯匙放入好的咖啡時,湯匙的光芒會反射得閃閃發光;然後舀一湯匙起來滴回去,會發現在掉落的那一瞬間,咖啡液會形成寶石般的珠形滑過表面,這才稱得上是一杯潤澤有透明度的咖啡。當然,更專業一點,則需要 了解一些咖啡的品鑑名詞。

咖啡品鑑名詞
這裡的咖啡品鑑,其實專指黑咖啡,它與葡萄酒鑑賞非常相像:

  • 乾淨(Clean):咖啡沒有土味、不狂野,也沒有很大缺陷和令人不舒服的特色。
  • 平衡(Balance):有著夠複雜而令人感興趣的特色,但沒有某一種特色特別突出。
  • 質感,口感(Body, Mouthfeel):質感是指咖啡在口中濃稠黏滑的觸感,約和咖啡中的膠質懸浮量成正比。由於整個口腔都會感受到質感,我們用「豐厚」來形容濃稠的咖啡,反之則用“單薄”。
  • 複雜度(Complexity):指同一杯咖啡中所並存的不同層次的特色,複雜度高,表示可以感受到的感官刺激種類較多;要注意的是這些感覺包括了余韻,不一定限制於喝時的感受。
  • 深度(Depth):這是一個較為主觀的形容詞,指超越感官刺激的共鳴與感染力,可能是一些細緻的感覺,或是不同感覺間的複雜交互作用所造成。
  • 苦味(Bitter):這是深焙豆的特徵,和酸味一樣,不一定會令人不適,是整個口腔與喉嚨而不只是舌頭的感覺。一般喝美式咖啡或塞風咖啡的朋友,可能會用“濃烈”來形容這種特色。
  • 甜味(Sweet):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感受到甜的刺激,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甜味;另一種意思則是指在深城市烘焙到Espresso烘焙之間,部分澀味物質且質感豐富的甘醇味道,令人聯想到糖;這種舌尖並不必有反應。
  • 平順(Smooth ):指酸味與苦味微弱,加一點點糖而且不用加牛奶就可以舒服飲用的甘甜Espresso。
  • 酸度(Acidity):咖啡入口後,輕留在舌尖的滋味。“酸”字看來剌眼,其實咖啡豆的果實原味和新鮮活力,就像葡萄酒一樣,都蘊藏在它的酸味裡。新鮮咖啡散發的酸性,帶著果實的芳香,就像檸檬、葡萄、蘋果等水果 中所含的天然果酸,口味愉悅而清新。
  • 香味(Aroma):瀰漫遊走的空氣中的咖啡醇香。從烘焙、研磨、到衝煮,咖啡豆在它漫長旅途中的每一站,都極盡力氣釋放芳香。因此,不妨善用你的嗅覺,隨著咖啡,一起體驗這場芳香之旅。
  • 風味(Flavor):串連以上三者,拼貼成的咖啡印象。有的咖啡風味多樣,酸、甜、苦面面俱到,有的則酸味極度氾濫,完全佔領你的嗅覺和味覺。

品嚐咖啡到底應該喝多少?

有觀點認為,除了品美味咖啡,不但要注重適當的溫度外,還要有適當的份量。喝咖啡不像喝酒或果汁,一滿杯的咖啡,看了就失去喝的興趣。普通都只到七、八分滿為適量,份量適中的咖啡不僅會刺激味覺,喝完後也不會有 “膩” 的感覺,反而回味無窮。普通喝咖啡以 80-100cc 為適量,而以一天來算,三杯應該是咖啡客們的最佳選擇。

       也有人習慣用“感覺”來主宰判斷―咖啡是否有自己的風格?是否別具業林或水果芳香?氣質是溫柔還是陽剛?這是所有品味過程中,最私密感性的一站。

咖啡的品鑑步驟
咖啡的品鑑步驟也與紅酒鑑賞十分相似,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先喝一口冷水,讓您的口腔完成清潔。冰水能幫助咖啡味道鮮明地浮現出來,讓舌頭上的每一顆味蕾,都充分做好感受咖啡美味的準備。
  2. 喝咖啡請趁熱,因為咖啡中的單寧酸很容易在冷卻的過程中起變化,而使口味變酸,自然影響咖啡的風味。
  3. 喝一口黑咖啡,你所喝的每一杯咖啡都是經過五年生長才能夠開花結果的,經過了採收、烘焙等等繁複程序,再加上煮咖啡的人悉心調製而成。所以,先趁熱喝一口不加糖與奶精的黑咖啡,感受一下咖啡在未施脂粉前的風味。
  4. 然後加入適量的糖,再喝一口,最後再加入奶精。
  5. 適量的飲用,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所以要適量的喝!
    依照上述的過程享受一杯好咖啡,不僅能體會咖啡不同層次的口感,而且更有助於提升鑑賞咖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