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家 咖啡知識家 為什麼同一款豆子風味差很大?關鍵就在「咖啡豆處理法」!

為什麼同一款豆子風味差很大?關鍵就在「咖啡豆處理法」!

為什麼同一款豆子風味差很大?關鍵就在「咖啡豆處理法」!
為什麼同一款豆子風味差很大?關鍵就在「咖啡豆處理法」!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同樣來自衣索比亞的咖啡豆,有的喝起來莓果香氣濃郁,有的卻是乾淨清爽的柑橘調?或者,為什麼有些咖啡喝起來甜感十足,有些卻帶有獨特的發酵味?除了產地風土、烘焙程度和沖煮技術外,影響咖啡風味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咖啡豆處理法(Coffee Processing Method)

咖啡處理法,是指將剛採摘下來的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轉化為可以烘焙的咖啡生豆(Green Coffee Bean)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一道魔法,巧妙地影響著咖啡豆內部的化學變化,進而形塑出最終杯中咖啡的香氣、酸質、甜感、醇厚度和風味複雜度。

了解不同的咖啡豆處理法,不僅能讓你更深入地品鑑咖啡,也能幫助你在選購咖啡豆時,更好地預期其風味走向,精準找到你的「命定咖啡」!

咖啡豆處理法 咖啡豆處理 水洗處理 日曬處理 蜜處理

三大主流咖啡豆處理法:風味各有千秋

目前全球咖啡產業中最常見、也最具代表性的咖啡豆處理法主要有三種:日曬處理法、水洗處理法和蜜處理法。每種處理法都有其獨特的工藝流程和對風味的影響。

1. 日曬處理法 (Natural / Dry Process)

  • 原理: 這是最古老、也最天然的處理方式。咖啡櫻桃採摘後,不去除果皮果肉,直接將整顆櫻桃平鋪在陽光充足的非洲床上或水泥地上進行乾燥。乾燥過程中,果皮和果肉的甜份與風味物質會被咖啡豆吸收。待其完全乾燥(含水量降至約 10-12%),再透過脫殼機去除乾燥的果皮、果肉和內果皮,取得咖啡生豆。
  • 風味特色:
    • 甜感: 通常具有最顯著的甜感,帶有水果乾、蜂蜜或焦糖般的甜味。
    • 果香: 常伴隨濃郁的莓果、熱帶水果或葡萄酒發酵的香氣。
    • 醇厚度: 口感通常較為醇厚、飽滿
    • 風味複雜度: 風味層次豐富,有時可能帶有輕微的發酵感或野性風味,這也是其迷人之處。
  • 適用豆款: 衣索比亞 (Ethiopia)、巴西 (Brazil) 等產區常見。

2. 水洗處理法 (Washed / Wet Process)

  • 原理: 相對於日曬法,水洗法需要耗費較多水資源和設備。咖啡櫻桃採摘後,會先透過去皮機去除果皮,然後將帶有果膠層的咖啡豆放入發酵槽中進行發酵(約 12-48 小時),利用微生物分解果膠。發酵完成後,會清洗掉殘餘的果膠,再將乾淨的咖啡豆進行乾燥。
  • 風味特色:
    • 純淨度: 風味非常乾淨、清澈,雜味少。
    • 酸質: 通常具有明亮、活潑的酸質,如柑橘、檸檬、花香酸。
    • 地域特色: 最能凸顯咖啡豆本身的地域風土特色
    • 醇厚度: 口感通常較為清爽、細緻
  • 適用豆款: 哥倫比亞 (Colombia)、肯亞 (Kenya)、中美洲 (Central America) 等產區常見。

3. 蜜處理法 (Honey Process)

  • 原理: 蜜處理法是介於日曬和水洗之間的一種處理方式。咖啡櫻桃去皮後,不去除果膠層,直接將帶有果膠的咖啡豆進行乾燥。根據保留的果膠量和乾燥方式,蜜處理又細分為:
    • 黃蜜 (Yellow Honey): 保留少量果膠,乾燥時間最短。
    • 紅蜜 (Red Honey): 保留中等量果膠。
    • 黑蜜 (Black Honey): 保留大量果膠,乾燥時間最長。
  • 風味特色:
    • 甜感: 具有高甜度,帶有焦糖、蜂蜜、太妃糖般的甜感。
    • 平衡性: 風味相對平衡,兼具日曬的甜感和水洗的乾淨度。
    • 醇厚度: 口感醇厚度介於日曬和水洗之間。
    • 風味多樣性: 依據果膠保留量,風味從清爽甜美到濃郁醇厚皆有。
  • 適用豆款: 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等中美洲產區常見,近年來在其他產區也日益流行。
咖啡豆處理法 咖啡豆處理 水洗處理 日曬處理 蜜處理

除了三大主流,還有這些特殊處理法!

隨著咖啡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處理法應運而生,為咖啡風味帶來更多可能性:

  • 厭氧發酵 (Anaerobic Fermentation): 在無氧或低氧環境下進行發酵,常能發展出特殊的酒香、熱帶水果或辛香料風味。
  • 乳酸發酵 (Lactic Fermentation): 利用乳酸菌進行發酵,帶來乳酪、優格或更柔和的酸質。
  • 二氧化碳浸漬法 (Carbonic Maceration / CM 處理法): 源自葡萄酒釀造工藝,將咖啡櫻桃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二氧化碳發酵,能產生獨特的發酵水果、酒香風味。

這些新興處理法通常能帶來極為獨特且令人驚豔的風味,值得咖啡愛好者們一探究竟。

如何透過處理法,選擇適合你的咖啡?

了解了這些處理法,下次選購咖啡豆時,你可以這樣思考:

  • 如果你喜歡濃郁的果香、明顯的甜感和醇厚的口感: 選擇日曬處理的咖啡豆。
  • 如果你偏愛乾淨、明亮的酸質和純粹的咖啡風味: 選擇水洗處理的咖啡豆。
  • 如果你想要甜感和乾淨度的平衡,並帶有焦糖、蜂蜜風味: 選擇蜜處理的咖啡豆。
  • 如果你勇於嘗試新奇、特殊的風味: 可以挑戰厭氧發酵或其他創新處理法的咖啡豆。

記住,風味是主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方嘗試,記錄下你的品飲心得,找出最符合你個人喜好的咖啡豆。

探索風味,從了解咖啡處理法開始!

咖啡的世界廣闊而迷人,而咖啡豆處理法正是打開這扇風味之門的關鍵。從最原始的日曬,到追求純淨的水洗,再到平衡甜感的蜜處理,每種方法都承載著咖啡農的智慧與對風味的追求。

現在,你已經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下次品嚐咖啡時,不妨試著去感受不同處理法帶來的獨特風味。透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你會發現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充滿無限可能和驚喜的感官體驗。

你最想嘗試哪種處理法的咖啡豆呢?

新手常見問題 (FAQ)

咖啡豆處理法會影響咖啡因含量嗎?

咖啡豆處理法本身對咖啡因含量的影響微乎其微。咖啡因含量主要取決於咖啡豆的品種(阿拉比卡通常咖啡因含量較羅布斯塔低)、烘焙程度和沖煮方式。

日曬豆是不是比較容易有瑕疵豆?

相對水洗豆來說,日曬處理法確實對咖啡生豆的品質控制要求更高。由於咖啡櫻桃是整顆乾燥,如果處理不當(例如乾燥不均勻、受潮或過度發酵),容易產生黴菌、異味或瑕疵豆。這也是為什麼高品質的日曬豆更顯珍貴。

蜜處理的「蜜」是指加了蜂蜜嗎?

不是的! 蜜處理的「蜜」指的是咖啡豆乾燥時,果膠層(Mucilage)在豆子表面形成的一層黏稠物質,摸起來像蜂蜜一樣黏手,因此得名。它與真正的蜂蜜沒有關係。

處理法和烘焙度哪一個對風味影響更大?

兩者都非常重要,但處理法決定了咖啡豆的「先天體質」和「潛在風味輪廓」,而烘焙度則是將這些潛力「激發」出來的方式。你可以把處理法想像成咖啡豆的「基因」,烘焙度則是「烹調方式」。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塑造最終風味。

如何儲存不同處理法的咖啡豆?

無論是哪種處理法,最佳的儲存方式都是:將咖啡豆密封在不透光的容器中,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高溫、潮濕和光照。特別是日曬豆,因其本身風味較為豐富,更要注意避免受潮或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