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喝不出標籤上描述的咖啡風味 4 1 月, 20224 1 月, 2022| 咖啡知識家+咖啡知識家+| Categories: 咖啡知識 內容目錄: Toggle 新手的困惑‧ 一杯咖啡的距離放下成見,是咖啡品味的第一步構建屬於你自己的味覺記憶如何構建自己的味覺記憶如何專注在風味記憶上延伸閱讀: 新手的困惑‧ 一杯咖啡的距離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你跟咖啡師之間那一米寬的吧台;而是你看著豆袋上標籤描述的豐富風味,你卻一點都喝不出來。不過不用怕,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 放下成見,是咖啡品味的第一步 一杯咖啡好不好喝,是很直接的感覺,只是這個感覺需要訓練,還需要打破過去經驗帶來的成見。喝咖啡的人最常見的反應,就是“我不要酸”或是“沒加糖加奶我不喝”,唯有打破這些成見,才能跨出咖啡品味的第一步。好的咖啡,在喝的時候可以同時表現出許多水果,以及各種美味食物與香料的味道,這些並不是添加物而是咖啡的原始風味。而咖啡中這麼多的味道,需要有敏銳的嗅覺和味覺才能辨別其細緻度,有些人天生味覺就較敏銳,而有些人則需要透過更多的品嚐,才能提升味覺能力。其中的關鍵在於“認真、有意識地去訓練自己的品嚐能力”。說白了,咖啡品味,就是將所有感受到的風味具現化。只不過這種品味,是一種相當主觀的官能感受,並且非常容易受到“誤導”,因為先入為主的關係,而失去準確度。放下成見,也是放下別人灌輸給你的關於某個產區、某個品種、某個處理法帶來的固有風味特徵。耳朵“喝”到的,有可能是假的,自己親口“喝”到的,才算是真的。 構建屬於你自己的味覺記憶 如果你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去判斷一杯咖啡到底好不好喝,那麼,你就非常有必要建構屬於你自己的味覺記憶。比起系統地品味咖啡、學習專業地描述咖啡的風味,建構自己的味覺記憶更為難得。但是,味覺記憶到底要怎麼樣建構?以什麼為標準?英文版的SCAA咖啡風味輪,就是為了咖啡行業內有效的分享與交流味覺感受而設計的。如果是咖啡行業的人員,自然是要以SCAA的風味輪作為標準。對於業內人員而言,經由專業的訓練,不難建立這樣的味覺、嗅覺能力。例如網上有一組36味聞香瓶,就很適合作為專業咖啡師的訓練工具。有志於成為能夠分辨、進而分享風味的朋友,只消每日接觸幾種不同氣味瓶,加以記憶,一段期間之後,就能夠敏銳而正確的辨別氣味。但是對於國內的群眾來說,SCAA咖啡風味輪中的許多種氣味例如黑醋栗、杏桃等食材,實在不是我們日常熟悉的荔枝、龍眼等味道。這些日常飲食習慣上的差異,也是造成大部份國人無法親近SCAA風味描述的原因。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要享受一杯香醇的咖啡,實在不必這麼費勁的對照咖啡風味輪去注意、尋找、或辨識咖啡裡到底有些什麼味道。只要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常保清明的覺知狀態(或說:打開你的覺察力),隨處注意身旁的花、草、香料、食材,那麼你就更能獲得更多飲食的樂趣。 如何構建自己的味覺記憶 學精品咖啡時,大家很容易躁進,想要快速就把風味描述裡的味道喝進口裡,但這其實是緣木求魚。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資料量去對比咖啡裡的細微風味,也就會【找不到】,而且一開始就想找特殊的風味,而不重視咖啡整體的呈現,也就是【找不對】。只有尊重自己的味覺記憶,才能找到咖啡風味。 如何專注在風味記憶上 無論你過去吃飯、吃東西的歷史是不是囫圇吞棗,你多多少少會有對於食物的記憶,如果真的屬於失憶狀態,請現在開始慢慢試著去累積,邊吃邊想想食物的味道即可。不用多,認真3個月你就可以記住超級多食物的味道。喝咖啡的時候可以問咖啡師、可以看風味描述、可以大家一起討論,但別忽略自己咖啡入口那難得可貴的靈光乍現。因為那就是你的舌頭和你的風味記憶對上號的一瞬間。尊重這個過程,休息一下多喝兩口把他想清楚、找到,這會成為你對精品咖啡風味理解的重要基石。如果你聯想到的都是一些怪怪的食物,一樣尊重+試著分析。例如:滷肉飯→往往是八角、桂皮、丁香、發酵醬油等香料所組成,所以如果你聞到滷肉飯的味道,那一點都不是玩笑,只是你無法切割是八角或其他香料罷了,請尊重並找機會單獨聞聞八角等香料,你就會越來越清楚。尊重並理解其他人的風味記憶,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吃的東西當然不一樣,當別人提出某種風味時,去思考背後的可能性,化為自己的風味記憶,你就學會了。 延伸閱讀: 通道效應是如何影響濃縮咖啡萃取? 咖啡萃取原理深度解讀 咖啡中的酸 品鑑咖啡什麼叫“好喝”? 文章導覽 上一章 Previous post: 瑰夏很多種,從瑰夏山採集往事告訴你之二下一章 Next post: 摩卡壺使用步驟,新手能快速煮出香醇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