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金澤政幸先生的金澤式沖煮,他強調只萃取出前段的好風味,保留咖啡可溶解物質中的小分子,分子較大也較晚析出的單寧、植物酵素等具有焦、苦、澀味的雜味釋放之前,便結束萃取,只留下精華的咖啡液,僅取前三分之一的沖泡方式,所萃取出來的咖啡液被稱為“咖啡原液”,再兌入2倍的水量進行調節。所以Bypass理論也經常被用來做沖煮方案,針對於咖啡中的小分子好風味物質較快釋出,大分子的苦物質釋出較慢,那我們可以在其它參數不變的情況下使用1:13的粉水比例加入2倍粉量的“旁路水”,達到1:15的粉水比,由於後面30克水沒有經過咖啡粉層直接注入咖啡液,所以得到的咖啡的濃度是會比正常沖煮要低,也相應的後段的苦物質也不會相對少了。這樣沖煮出來的淺烘咖啡會使酸質更明亮,口感更乾淨。當然,Byp ass也使咖啡增加了很多可玩性,例如我們能用更細研磨的咖啡粉,或者更高的水溫等等去進行參數調整出風味不一樣的咖啡。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對Byp ass有一定的理解了吧,Byp ass並不是簡單的咖啡兌水哦。但是作為咖啡師,切記,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一杯好喝的咖啡,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有實戰經驗打開味蕾的廣闊天地。